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影響本港未來土地來源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今日召開第二次會議,據了解會議上將會討論部份土地供應建議,包括棕地及短期租約用地的發展。根據政府初步評估,本港約有500公頃有潛力發展的棕地;預料會上亦會觸及豪宅附近用作私人花園等短租用地。現時12個土地供應選項擬增加至15項,新增選項包括發展岩洞。
記者:鍾雅宜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今日下午2時半將會舉行第二次會議,消息透露,會議除討論未來工作流程,亦會初步討論早前小組確認的12項土地供應來源,包括發展現時作短期租約、臨時政府撥地及劃為未決定用途地帶的土地,以及發展棕地兩個選項。
等同12.5個西九文化區
以往不少民間團體曾經倡議政府發展棕地,不過梁振英政府一直未有具體說明本港的棕地面積資料,消息透露,政府初步評估現時本港約有1,200至1,300公頃棕地,當中包括大約500公頃土地較有潛力發展,即是相等於大約12.5個西九龍文化區。
根據早前政府提供予小組討論的資料,現時古洞北及粉嶺北新發展區、洪水橋新發展區及元朗南發展區共涵蓋約340公頃棕地,新界北部具有發展潛力的地區估計亦涵蓋約200公頃棕地,兩者合共有約540公頃,另外元朗橫洲等地亦涉及不少棕地。
至於短期租約,早前地政總署曾經透露,全港短期租約土地約有5,300幅,以面積計算,鐵路或公屋工地最多,佔約七成;未有長遠規劃的用地約佔兩成;一成屬未必適合發展土地;供私人業主申請作花園用途的土地則佔約2%,涉及1,800份租約。
專責小組計劃成立兩個工作小組,分擔各項涉及公眾諮詢的工作,包括將政府現有掌握土地供應的資料向公眾簡單解釋,以及設計諮詢具體方法,初步預計最快明年3月展開公眾諮詢,諮詢期亦會較一般3個月更長,可能達5個月。
有委員認為,棕地及短約用地均較為零散,即使棕地有多達逾千公頃,但除已規劃作發展的用地外,其餘位於橫洲等地的棕地均較為分散及細碎,難以大規模發展,即使開發亦成本高、效益不大,加上要更改土地用途,發展有難度。
另外,小組主席黃遠輝早前透露,會議除討論發展局提出的12個土地供應選項,即維港以外填海、善用私人康樂用地等,小組擬把選項增至15項,包括把污水處理廠等設施遷入岩洞,騰空土地作發展等。
記者:鍾雅宜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今日下午2時半將會舉行第二次會議,消息透露,會議除討論未來工作流程,亦會初步討論早前小組確認的12項土地供應來源,包括發展現時作短期租約、臨時政府撥地及劃為未決定用途地帶的土地,以及發展棕地兩個選項。
等同12.5個西九文化區
以往不少民間團體曾經倡議政府發展棕地,不過梁振英政府一直未有具體說明本港的棕地面積資料,消息透露,政府初步評估現時本港約有1,200至1,300公頃棕地,當中包括大約500公頃土地較有潛力發展,即是相等於大約12.5個西九龍文化區。
根據早前政府提供予小組討論的資料,現時古洞北及粉嶺北新發展區、洪水橋新發展區及元朗南發展區共涵蓋約340公頃棕地,新界北部具有發展潛力的地區估計亦涵蓋約200公頃棕地,兩者合共有約540公頃,另外元朗橫洲等地亦涉及不少棕地。
至於短期租約,早前地政總署曾經透露,全港短期租約土地約有5,300幅,以面積計算,鐵路或公屋工地最多,佔約七成;未有長遠規劃的用地約佔兩成;一成屬未必適合發展土地;供私人業主申請作花園用途的土地則佔約2%,涉及1,800份租約。
專責小組計劃成立兩個工作小組,分擔各項涉及公眾諮詢的工作,包括將政府現有掌握土地供應的資料向公眾簡單解釋,以及設計諮詢具體方法,初步預計最快明年3月展開公眾諮詢,諮詢期亦會較一般3個月更長,可能達5個月。
有委員認為,棕地及短約用地均較為零散,即使棕地有多達逾千公頃,但除已規劃作發展的用地外,其餘位於橫洲等地的棕地均較為分散及細碎,難以大規模發展,即使開發亦成本高、效益不大,加上要更改土地用途,發展有難度。
另外,小組主席黃遠輝早前透露,會議除討論發展局提出的12個土地供應選項,即維港以外填海、善用私人康樂用地等,小組擬把選項增至15項,包括把污水處理廠等設施遷入岩洞,騰空土地作發展等。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