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特首林鄭月娥上任百日,《蘋果》整理官員落區資料,發現不少官員均遵從林鄭指令,至少一次落區家訪,其中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聶德權各自五度落區,惟連同探訪公營機構及學校醫院等次數,公務員事務局長羅智光以11次活動稱冠,相反律政司司長袁國強履新後從未落區。張建宗昨強調司局長落區絕非「Hi-Bye式」做騷,旨在虛心聆聽市民心聲。
記者:陳嘉裕
林鄭主張官員要落區聆聽民意,而她本人上任翌日即連訪北區、九龍城區及中西區3區,並進行家訪,她同時要求官員要兩年內走訪全港18區。
張建宗昨趁新政府履新百日撰寫網誌,指管治團隊一直合作無間展現新風,指各司局長近50次落區及與區議員座談,零距離接觸市民,強調密集式落區凸顯新一屆政府關心基層,重視民意,絕非公關騷。
陳肇始屈居第二
本報以到訪區議會及探訪家庭、到訪公營機構及部門,及探訪學校及醫院作分類,根據政府新聞處公佈資料及傳媒報道進行統計,發現7月1日至10月5日林鄭新政近百日,3司13局的話事人中除袁國強外,全已至少一次落區或家訪。
律政司司長發言人回覆《蘋果》查詢時指,律政司司長會按其工作需要和安排來決定落區及相關事宜,日後安排會適時公佈。
數據顯示,外號「好做得」的張建宗落區達5次,分別到訪黃大仙、北區、油尖旺等,次數與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一樣,為司局長中最多,張建宗昨亦於網誌稱有信心超標完成首輪「接地氣」的重要工作。
不過,倘若連同探訪公營部門、學校及醫院等,張建宗、聶德權均不敵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羅智光,羅雖只4度落區較上述兩人少,但卻多達7次探訪公營部門及學校,包括機電工程署、稅務局和社會福利署等,以11次排榜首。
食衞局局長陳肇始雖只一次落區家訪,但9度巡視醫院及學校,以10次做阿二,力壓總次數有9次的張、聶及教育局局長楊潤雄。
其他司局長大多有3至5次響應林鄭召喚與各界connect,如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落區3次,分別到訪荃灣和沙田區議會,同時在中學文憑試放榜前一日到母校天主教培聖中學鼓勵考生。
邱騰華徘徊榜末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劉怡翔則各落區兩次,同在榜末徘徊。邱騰華7月參觀書展外,曾到訪北區;羅致光則曾到訪元朗以及參與全民運動日活動,劉怡翔則到訪南區派發回歸禮物包,並在中學文憑試放榜前一日到訪聖芳濟書院打氣。
記者:陳嘉裕
林鄭主張官員要落區聆聽民意,而她本人上任翌日即連訪北區、九龍城區及中西區3區,並進行家訪,她同時要求官員要兩年內走訪全港18區。
張建宗昨趁新政府履新百日撰寫網誌,指管治團隊一直合作無間展現新風,指各司局長近50次落區及與區議員座談,零距離接觸市民,強調密集式落區凸顯新一屆政府關心基層,重視民意,絕非公關騷。
陳肇始屈居第二
本報以到訪區議會及探訪家庭、到訪公營機構及部門,及探訪學校及醫院作分類,根據政府新聞處公佈資料及傳媒報道進行統計,發現7月1日至10月5日林鄭新政近百日,3司13局的話事人中除袁國強外,全已至少一次落區或家訪。
律政司司長發言人回覆《蘋果》查詢時指,律政司司長會按其工作需要和安排來決定落區及相關事宜,日後安排會適時公佈。
數據顯示,外號「好做得」的張建宗落區達5次,分別到訪黃大仙、北區、油尖旺等,次數與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一樣,為司局長中最多,張建宗昨亦於網誌稱有信心超標完成首輪「接地氣」的重要工作。
不過,倘若連同探訪公營部門、學校及醫院等,張建宗、聶德權均不敵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羅智光,羅雖只4度落區較上述兩人少,但卻多達7次探訪公營部門及學校,包括機電工程署、稅務局和社會福利署等,以11次排榜首。
食衞局局長陳肇始雖只一次落區家訪,但9度巡視醫院及學校,以10次做阿二,力壓總次數有9次的張、聶及教育局局長楊潤雄。
其他司局長大多有3至5次響應林鄭召喚與各界connect,如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落區3次,分別到訪荃灣和沙田區議會,同時在中學文憑試放榜前一日到母校天主教培聖中學鼓勵考生。
邱騰華徘徊榜末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劉怡翔則各落區兩次,同在榜末徘徊。邱騰華7月參觀書展外,曾到訪北區;羅致光則曾到訪元朗以及參與全民運動日活動,劉怡翔則到訪南區派發回歸禮物包,並在中學文憑試放榜前一日到訪聖芳濟書院打氣。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