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債務危機浮現 主權評級降長青網文章

2017年10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10月09日 06:35
2017年10月09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蘋果日報】在2016年5月,被指是習近平本人的「權威人士」在《人民日報》發表「L型經濟」論,指中國經濟運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並將持續數年。
去產能見成效
由於人口老化,加上之前胡溫時代「4萬億」救市造成產能嚴重過剩,自習上台後,中國GDP增速已放緩,由2012年7.7%下滑至去年6.7%;反映經濟真實運行情況的鐵路貨運量逐年下跌,其中以2015年的12%跌幅最大。
去年起內地經濟政策轉方向,以「供給側改革」為主調,大力削減產能。經濟漸見起色,反映工業產能過剩的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結束連續54個月跌勢,在去年9月開始止跌回升,意味廠商可加價,改善盈利。鐵路貨物運量去年跌幅縮至0.8%後,今年更出現5年來首次上升,首7個月升幅達17%,顯示經濟開始強勁復蘇。
然而,復蘇背後是越來越嚴重的債務危機。雖然中央不斷去槓桿,但銀行持續放水,地方政府則狂借貸。
由於債務問題日益嚴重,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和標普相繼在今年5及9月下調中國主權債務評級。
■記者黃尹華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