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食環署在大圍破天荒採用創新的水泥「植樹法」。昨晨約10時,市民馮小姐目擊食環署外判清潔人員,在大樹根部鋪上水泥,遮蓋樹根及附近土壤。她即時拍下,並將相片上載至facebook群組「民間樹木辦」揭發事件。前樹木管理專家小組成員、長春社總監蘇國賢直指事件匪夷所思,警告倘不及早還原,樹根長期未能吸收足夠的空氣和水份,或導致樹木窒息。
事發地點為大圍美田路與積輝街交界。食環署昨回覆,事件起因是街道潔淨服務承辦商的清潔工人,誤將水泥倒在街上樹木的底部,已責成該承辦商立刻清除水泥,並向其發出失責通知書。康文署則指,3棵樹均由該署護養,正了解事件。蘇國賢稱,不期望政府部門將責任推給承辦商便了事,應徹查為何出錯,包括該署有否提供足夠指引。
港大地理學系講座教授詹志勇看過照片後,估計其中兩棵涉事樹木是石栗及白千層。他指樹木底部必定要有露出的土壤,樹根才能吸收空氣、水和養份。本港路邊樹木的樹穴本已太小,若再封水泥,等如封殺其養份來源,令其慢慢枯萎。當樹木變弱,真菌等天敵更會乘虛而入。
專家指長遠致樹木窒息
詹志勇強調,樹木不是燈柱,會不斷生長,樹幹隨之變粗,以堅硬水泥圍住樹幹,等同在小孩的頭上套鐵圈,將來樹幹會畸形甚至受傷,而傷口有利真菌入侵。他續稱,早於1980年代已建議政府不要用水泥圍樹,「最唔開心、震驚嘅係,30幾年都冇進步」。他稱,若將來因人為失誤致塌樹,壓傷途人,相關部門須負責。
蘇國賢則指,因沒有造成即時後果,「棵樹睇落仲係好地地」,政府或公眾未必意識到問題嚴重,但水泥鹼性強,直接接觸可傷害樹根,約1至2個月才看到徵狀。至於用水泥密封樹旁土壤,令樹木無法「唞氣」,在5至10年後或窒息。事件引起網民非議,有網民慨嘆,慘劇與執行者知識有關,但他們的上司不應該對樹木一無所知,批評食環署及樹木辦都是植物殺手。
■記者袁樂婷
事發地點為大圍美田路與積輝街交界。食環署昨回覆,事件起因是街道潔淨服務承辦商的清潔工人,誤將水泥倒在街上樹木的底部,已責成該承辦商立刻清除水泥,並向其發出失責通知書。康文署則指,3棵樹均由該署護養,正了解事件。蘇國賢稱,不期望政府部門將責任推給承辦商便了事,應徹查為何出錯,包括該署有否提供足夠指引。
港大地理學系講座教授詹志勇看過照片後,估計其中兩棵涉事樹木是石栗及白千層。他指樹木底部必定要有露出的土壤,樹根才能吸收空氣、水和養份。本港路邊樹木的樹穴本已太小,若再封水泥,等如封殺其養份來源,令其慢慢枯萎。當樹木變弱,真菌等天敵更會乘虛而入。
專家指長遠致樹木窒息
詹志勇強調,樹木不是燈柱,會不斷生長,樹幹隨之變粗,以堅硬水泥圍住樹幹,等同在小孩的頭上套鐵圈,將來樹幹會畸形甚至受傷,而傷口有利真菌入侵。他續稱,早於1980年代已建議政府不要用水泥圍樹,「最唔開心、震驚嘅係,30幾年都冇進步」。他稱,若將來因人為失誤致塌樹,壓傷途人,相關部門須負責。
蘇國賢則指,因沒有造成即時後果,「棵樹睇落仲係好地地」,政府或公眾未必意識到問題嚴重,但水泥鹼性強,直接接觸可傷害樹根,約1至2個月才看到徵狀。至於用水泥密封樹旁土壤,令樹木無法「唞氣」,在5至10年後或窒息。事件引起網民非議,有網民慨嘆,慘劇與執行者知識有關,但他們的上司不應該對樹木一無所知,批評食環署及樹木辦都是植物殺手。
■記者袁樂婷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