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101國有心人組成倡導聯國禁核條約長青網文章

2017年10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10月07日 06:35
2017年10月07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蘋果日報】國際廢除核武運動(ICAN)原來跟和平獎早有淵源,1985年和平獎得主「國際防止核戰醫生組織」(IPPNW),正是創立ICAN的推手。
ICAN於2007年成立,總部設於瑞士日內瓦,由全球101個國家的468個組織及數以萬計爭取廢核人士組成,其網站列明立場,指出「一早就應該達致全球禁止核武」。發起者是受到國際禁止地雷運動啟發,決定以類似形式成立ICAN,將國際間有關解除核武的焦點,轉移至核武造成的人道威脅、巨大的破壞力、對健康和環境造成的災難性後果,以及其無差別目標等。
「甘地在世必撐ICAN」
這運動有不少名人支持者,包括西藏流亡精神領袖達賴喇嘛、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兼南非榮休大主教杜圖(Desmond Tutu)、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等;荷李活影星馬田辛(Martin Sheen)曾說過,「如果甘地與馬丁路德金在世,肯定都會是ICAN一分子」。
聯合國7月通過的《禁止核武條約》(TPNW)是由ICAN倡導,雖然遭美、英、法等擁核國抵制、批評無視應付北韓核威脅的實際需要,但是跟《核不擴散條約》相比,TPNW並非單單禁止核武擴張,更具有法律約束力,禁制簽約國開發、測試、生產、購入、擁有、積存、轉讓、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打壓核武的力度明顯大得多,因此條約獲得聯合國的肯定,是ICAN成立以來最大的成就。ICAN實際上只有四名跨國職員,全部年齡都在35歲以下,其中主席菲恩34歲。
ICAN網站/德新社/法新社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