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知Jargon】乜嘢係「牛仔唔過夜」?知啲唔知啲 Oppa話你知長青網文章

2017年10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10月07日 06:35
2017年10月07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有日,有個少女於你耳邊問,「你話,過唔過夜?」正當你聽得心癢癢之時,她再說,「隻牛仔咁chok,都係唔擺過夜啦。」


於金融世界的對話,「唔過夜」很多時是指,當日買入證券後,於同日沽出,不留過夜。至於「牛仔」,其實是指衍生工具牛熊證中的「牛證」。


牛熊證的基本概念,其實是與發行商對賭,某一種掛勾資產於指定日期(「到期日」)前是升或跌,有關證券一般為指數或股份,當然亦可以是其他資產或商品。如閣下買入牛證,即看好相關資產股價將會上升,如資產一如預期上升,牛證價格自然上升;相反,買入熊證,則預計有關資產股價下跌,當相關資產的價格愈低,熊證的價值就會相應提高。


投資者買入牛熊證,主要動機無非是「刀仔鋸大樹」。相關資產與牛熊證的理論價格變動比例,可以用實際槓桿來量度,當中關係以百份比計算,因此牛熊證價格的升跌幅,會比正股或指數更大。於「槓桿效應」下,一方面投資者可以較少的本金,賺取更大的回報;但同時,風險當然更高。


不少人於財經報道見過「打靶」一詞,其實是指牛熊證設強制性收回機制。於此機制下,發行商可在牛熊證到期日前,若相關資產價格觸及上市文件內指定的價格(即「收回價」),發行商會即時收回有關牛熊證,並即時終止在市場上買賣,即為「打靶」,至於原定的到期日則不再有效。


不過,牛熊證「打靶」後,投資者未必一仙都收唔返。於香港發行的牛熊證,由於收回價與行使價不同,牛證的收回價必定高於行使價,而熊證的收回價則必定低於行使價。此表示,牛熊證「打靶」後,投資者仍可能可收回少量現金款項,俗稱「剩餘價值」,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沒有剩餘價值。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