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鼎狀」故宮館共5層 料明年動工長青網文章

2017年10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10月07日 06:35
2017年10月07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籌備如火如荼,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月內將成立附屬公司,明年動工,2022年落成,博物館連地下共5層,設3個中庭。建築師嚴迅奇表示,博物館會引入自然採光和公眾空間,設計理念則吸納了北京紫禁城的層層遞進設計,改為垂直的序列,期望做到一步一驚喜,柳暗花明效果。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行政總裁栢志高表示,月內將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成立公司,董事會由包括兩名政府代表、一名故宮代表和他自己在內的16人團體管理,以及地基工程招標,並會於本月20日就博物館詳細設計展開公眾展覽,料於明年動工。


博物館共有5層,設有3個中庭,首個位於博物館東面的入口中庭,接駁用作介紹故宮文化的西面展覽館,地下大堂設有商店,可作開幕剪綵儀式及影音投射。博物館一至四樓均設不同類型展覽廳,二樓的中庭可看到維港景色和天際線,此層特色是一道大樓梯,除接駁三樓不同展覽廳,亦讓人歇息,另亦可作展覽用途。


設計師:有人見花樽

三樓以展廳為主,各展覽可擺放玉器、瓷器,甚至數碼展品。至於四樓的展廳是全館最大,共有兩層樓高,而在接駁三樓樓梯的中間空間,可以放置高身展品,同時預留空間作中庭及戶外空間,可以遠眺大嶼山,另設有落地大玻璃和綠化物,予人休閒感覺。


負責設計的建築師嚴迅奇指,設計參考了北京紫禁城的三進設計,層層遞進可令人產生尊崇的感覺,但香港面積不夠大,故將序列概念化成垂直,希望做到一步一驚喜,有柳暗花明效果。


嚴迅奇又指博物館設計意念有三點,包括通達方便的香港都市特性;平衡氣質、雍容、寫意的中國視覺文化;以及上寬下聚、頂虛低實、巧妙平衡的中國設計特點。對於有指博物館形如鼎狀,嚴迅奇指,有人見鼎有人見花樽,自己「希望樣樣都似」。他又指設計的難度在於項目空間限制大,需盡量向高空發展,引入自然採光的同時,亦顧及保護怕遭照射的展品。


■記者曾偉龍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