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保險公司為降成本介入醫療市場長青網文章

2017年10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10月07日 06:35
2017年10月07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有保險業界承認,越來越多保險公司要求投保人到指定的聯網醫生接受醫療評估,以減輕醫療成本,已成新趨勢。但有醫生憂慮保險公司介入醫療市場,不但破壞病人與醫生互信關係,而且長遠會影響香港醫療生態,屆時只有公營醫療或保險公司壟斷的醫療集團。


香港保險業總工會理事長張偉良指出,現時住院醫療賠償每年數以億元計,越來越多保險公司要求投保人到指定聯網醫生接受醫療評估,以減輕醫療成本,「保險公司透過本身inhouse(網絡)醫生,佢會睇到呢個個案是否適合,然後提供意見保險公司去做呢樣嘢,我認為未來係一個趨勢,理由係保險公司想喺賠償方面盡量協調成本」。


他又認為保險公司此舉對投保人亦有好處,「假如一啲非必要入院嘅治療,如擺喺門診治療,可能成本低咗,對客人索償紀錄會有利啲」。


醫生憂壟斷

不過,香港醫學會義務秘書、外科醫生林哲玄有不同看法,指近年有保險公司當獲知投保人按自己醫生意見入院治療時,保險公司會主動提供多一個醫療意見,甚至海外專家意見,檢閱投保人的相關化驗報告,從而提供一個聲稱度身訂做的診治決定,他批評此舉會破壞醫生與病人之間互信關係。


林又指出,醫療服務由保險公司提供,投保人須到指定醫生及醫院接受診治,「畀錢嗰個同提供服務嗰個係同一方」,變相壟斷醫療市場。據林了解,已有保險公司收購醫療集團,甚至計劃入股一間私家醫院。他擔心香港醫療保險有美國化趨勢,即醫療集團成為強大中間人,投保人及醫生進行任何治療都必須經相關醫療集團審批。


他擔心若情況持續,新入職醫生會被迫加入醫療集團或保險公司網絡醫生,長遠會影響香港醫療生態,屆時只有公營醫療或保險公司壟斷的醫療集團。醫學會早已向政府多次反映憂慮,但政府卻不以為然。


■記者謝明明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