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健康
詳情#
【蘋果日報】全球首宗經輸血感染日本腦炎的52歲換肺男病人,留醫3個月終不敵病魔,周日(本月1日)離世。該名病人今年5月於瑪麗醫院接受雙肺移植,其後轉往葛量洪醫院留醫,至7月接受輸血後發燒及神志不清,同月確診染日本腦炎,其後情況持續危殆,並出現嚴重器官衰竭。港島西醫院聯網總監陸志聰表示,病人的病況複雜,難斷定單一因素致死,惟日本腦炎是主要因素。
記者:袁樂婷
葛量洪醫院發言人昨回覆傳媒查詢,確認男病人死訊。翻查資料,男病人有長期病患,5月在瑪麗醫院接受雙肺移植,其後轉到葛量洪。他在7月6日接受輸血後發燒及神志不清,3日後昏迷,同月20日確診日本腦炎。衞生防護中心追查確認,該病人經輸血染病。
港大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曾指,病人換肺後持續服用抗排斥藥,藥物令病人免疫力降低,少量日本腦炎病毒足以令其腦部受嚴重破壞;若停服抗排斥藥,則可能令病人排斥新肺,治療陷入兩難。他另指,治療日本腦炎的抗病毒藥「四環素」及「金剛胺」,對該名男病人的效用不大。
綜合消息,病人最初入院換肺時,身體狀況已較差。經輸血感染日本腦炎後,再出現嚴重器官衰竭,留醫期間持續昏迷,情況危殆。陸志聰昨回覆本報指,醫護團隊和病人家屬均有心理準備,知其情況不樂觀,因此安排病人轉到葛量洪醫院繼續治療,希望病人一旦離世也可「走得舒服啲」。葛量洪非急症醫院,家屬探病時間較瑪麗彈性,惜最終沒出現奇蹟。陸志聰稱,今次是罕見事件,不希望公眾因此對捐血及器官捐贈卻步。
團體倡改善通報
立法會議員郭家麒稱,事件涉及公眾利益,包括政府應否檢討改善檢驗血包的措施,醫管局及衞生署應該主動公佈消息。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則認為,病人感染日本腦炎的途徑屬公共衞生問題,必須通報,惟個別病人是否因病離世,要視乎其身體狀態,若當中不涉醫療失誤,未必是重點,需否通報有商榷空間。
據衞生防護中心資料,日本腦炎的潛伏期為4至14天,蚊叮咬帶病毒的豬或野鳥可受感染,再叮人便會傳病毒,不會直接人傳人。
記者:袁樂婷
葛量洪醫院發言人昨回覆傳媒查詢,確認男病人死訊。翻查資料,男病人有長期病患,5月在瑪麗醫院接受雙肺移植,其後轉到葛量洪。他在7月6日接受輸血後發燒及神志不清,3日後昏迷,同月20日確診日本腦炎。衞生防護中心追查確認,該病人經輸血染病。
港大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曾指,病人換肺後持續服用抗排斥藥,藥物令病人免疫力降低,少量日本腦炎病毒足以令其腦部受嚴重破壞;若停服抗排斥藥,則可能令病人排斥新肺,治療陷入兩難。他另指,治療日本腦炎的抗病毒藥「四環素」及「金剛胺」,對該名男病人的效用不大。
綜合消息,病人最初入院換肺時,身體狀況已較差。經輸血感染日本腦炎後,再出現嚴重器官衰竭,留醫期間持續昏迷,情況危殆。陸志聰昨回覆本報指,醫護團隊和病人家屬均有心理準備,知其情況不樂觀,因此安排病人轉到葛量洪醫院繼續治療,希望病人一旦離世也可「走得舒服啲」。葛量洪非急症醫院,家屬探病時間較瑪麗彈性,惜最終沒出現奇蹟。陸志聰稱,今次是罕見事件,不希望公眾因此對捐血及器官捐贈卻步。
團體倡改善通報
立法會議員郭家麒稱,事件涉及公眾利益,包括政府應否檢討改善檢驗血包的措施,醫管局及衞生署應該主動公佈消息。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則認為,病人感染日本腦炎的途徑屬公共衞生問題,必須通報,惟個別病人是否因病離世,要視乎其身體狀態,若當中不涉醫療失誤,未必是重點,需否通報有商榷空間。
據衞生防護中心資料,日本腦炎的潛伏期為4至14天,蚊叮咬帶病毒的豬或野鳥可受感染,再叮人便會傳病毒,不會直接人傳人。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