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專家論勢:美滙去向變數仍多長青網文章

2017年10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10月06日 06:35
2017年10月06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美滙指數自從在今年1月初觸及逾14年高點103.81後,便急速轉勢並持續下跌至9月初剛創下的逾兩年低點90.99,近幾個星期才稍回升至93水平。美滙自年初的逆轉,除了是因為去年底投資者對特朗普當選後會推出「再膨脹」措施的預期落空外,隨後時間白宮多番出現管治醜聞、醫改及稅改在國會受阻、地緣局勢不穩、颶風吹襲,以至市場一度認為聯儲局年內不會再加息等多項因素,均壓抑了美滙近幾個月的表現。其間投資者對歐洲央行退市的預期驟增,對歐洲政治前景亦變得較樂觀,歐元兌美元因而大幅上升;此外,包括英國及加拿大等多國央行亦採取較鷹派立場,均增加了英鎊及加元的吸引力。
自聯儲局9月議息以來,市場已重新調高美國未來3至9個月的加息機率,投資者現時普遍預期聯儲局今年底會加息一次,明年中亦會再加息至少一次。近期白宮公佈了稅改提案、德國選後民粹主義抬頭、以及歐洲央行對歐元升勢表示憂慮等因素,均促使美滙自9月初以來回升約2.5%。展望未來一個季度,影響美滙的正反因素正變得較為平均,美滙在季內急速跌破90水平的風險似乎已有所減退。
歐洲央行今個月很有機會宣佈自明年1月起減少買債,但歐元今年以來的升勢或會引導央行在宣佈退市的同時採取偏向鴿派的語調。此外,上月德國選舉結果反映歐洲民粹主義未有減弱,短期內加泰隆尼亞獨立公投後局勢不穩,這都增加了民粹主義在明年上半年舉行的意大利國會選舉的聲勢。據最新民調顯示,意大利執政民主黨只些微領先屬民粹的五星黨不足一個百分點。估計未來幾個月,歐洲政治風險將會重新被市場關注並抑制歐元升勢。
然而,美元其間的反彈勢頭也不是沒有懸念的,其中一大變數是聯儲局主席的最終人選,特朗普早前表示,會在未來幾個星期公佈甄選結果。據美國媒體報道,當前兩大熱門候選人分別是聯儲局前理事沃爾什及現任理事鮑威爾,前者屬鷹派,有批評過央行量寬政策的記錄,後者屬鴿派,與耶倫的立場相近。雖然市場現時預期前者勝出的機率略高過後者(38:31),但假設最終真的是從這兩人中選出一位的話,筆者認為後者勝出的可能較高,原因不言而喻,特朗普當然不希望美國利息上升最終影響到他的財政開支措施。在這前提下,現時談論美滙可以反彈多久及多高大概只是憑空猜測,政治因素仍然主導;單從技術走勢來看,美滙料不容易突破95至96的阻力區間。
潘國光
富邦銀行(香港)第一副總裁兼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