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花見人生:香港仔遇上Shibuya之深宵食堂長青網文章

2017年10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10月06日 06:35
2017年10月06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我對日本的感情比較複雜,雖然是迷上了那獨特的溫泉、櫻花、美學、文化,但就絕對不是高呼「崇日崇優」的那一種。這當中,是很有分別的。是想要避開大媽(作為一種現象而不是一種「人」),但也必須要遠離種族主義、遠離慣性標籤。
作客他鄉,我很怕會在車水馬龍的大都市裏被歸納為「拖喼遊客」而被討厭,畢竟我不是金髮碧眼,我也不認為日本人會得耐煩去識別你是哪一種中國人。然而,即使是這樣,日本也還是我放假旅行的首選地,也會是我將來退休後「去住吓」的地方。
我飛日本,多數都不入城而是直接去溫泉小鎮。鄉下地方較少遊客,當地人也比較表裏如一。今次我去完青森後,在東京待了兩個晚上才回港,因而有時閒去探望了一位在東京工作的朋友。朋友出身於香港仔漁市場,是名符其實的「香港仔」,當年因他就職的日資公司搞IPO而認識,後來那家公司改往東京交易所上市,因此朋友目前在東京工作。朋友的家庭在香港,假期時多數飛回港陪太太,平日公餘則會嘗試融入日本人社會,包括幫襯當地的地道小店。
每個人心裏,都有一家「深宵食堂」。有朋自遠方來,「香港仔」做東,把我帶到他的深宵食堂。小小的居酒屋位於涉谷近目黑那頭,老闆是one-man band,店面十分地迷你,一道更加迷你的木樓梯通往樓上老闆的居所,這裏是店也是家。墻上手寫的菜單只有幾道菜,店面最多只能坐十個人,幫襯的都是熟客。老闆的兒女早已成年搬走,老闆視熟客們為家人。
東京下雨的周五,老闆晨早就去築地市場為熟客「香港仔」選購毛蟹與刺身,晚上客人到達時,平日只見慣熟客的胖老闆面紅紅怕怕醜地招呼初次見面不諧日語來自香港的客人,話不多,但親切。而對於客人來說,這裏活脫就是日劇的場景:那邊三位地產經紀,這邊一位單拖後生仔,再過去是一位中年女士、一位中年男士,每人都有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故事。對於那些熟客們來說,這裏也一樣是店也是家,晚上在此喝喝酒吃吃胖老闆煮的料理,明早人生的路就可以繼續走下去。
在那個下雨的晚上,處身於「深宵食堂」的我,心裏也有點「是店也是家」的感覺。毛蟹與刺身都新鮮好味,以後我也要花些時間在異鄉的大都會裏,發掘一下這種地道小店的故事。
新股女王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