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繩綁樹吊落懸崖 勇士日鑿12小時長青網文章

2017年10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10月05日 19:35
2017年10月05日 19: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蘋果日報】當年郭亮村派出13名勇士帶頭開闢懸崖上的掛壁公路,71歲的申春福是仍在世的4勇士之一。現在自家已有300多年歷史的石屋售賣土特產和紀念品的他,接受《蘋果》記者採訪時,憶述當年村裏與世隔絕的慘況,以及開路期間的艱辛!
隊長掉下山「頭都沒了」
說起打造掛壁公路的始因,申春福稱約71年曾發生學生爬天梯跌死意外,加上天梯維修半年,且遇冬天下不去。村書記申明信因而提議在懸崖上開闢公路,最終於1972年3月16日成立了修路專業隊。他至今仍清楚記得最早被指派在懸崖開路的13名「敢死隊」成員的名字,年齡最細25歲,最大40多歲。「黎明出發,天黑回家,每天工作12小時,有時還要加班。」申說,他們用繩綁樹上後,下垂到百米下懸崖峭壁鑿石,中午靠村民垂吊乾糧和小米乾飯,每天工作時都提心吊膽,家人也要待他晚上回家後才能安心。
為了修路,村民幾乎傾家蕩產,賣了4,000隻羊,另要賣掉大樹和山藥等籌款。修路期間,他不時負責扶鋼褀而被打傷手,從懸崖掉落的石頭也經常砸傷人,甚至奪命。其中生產隊長王懷堂因踩上懸崖上掉下的大石頭而掉下山,村民懸崖下找到其屍體時發現「連頭都沒有了」。
申春福坦誠,在懸崖峭壁開路艱辛,但沒有掛壁公路時期,村民生活更艱苦,人均年收入僅百多元(人民幣.下同),男士找不到老婆。「山上太苦了!油鹽醬醋都要從山下挑上來。」申慨嘆未通路時,他要挑140斤山貨走天梯下山賣;出售200至300斤重的豬,也要五、六個人合力才能抬下山賣,每次下山來回要花一天時間。他育有兩個子女,幸好都考上大學,現時女兒在村內經營民宿。郭亮村成為旅遊區,但村民每年只能分得200元,去年村民曾因要求分紅35%,堵路兩個月,但至今仍未能獲得旅遊區的紅利。
《蘋果》記者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