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市值不足5億元的冠軍科技(092),前日業績公告透露2016年度曾以85億元買入寶石、古董等文化產品,不過今年度估值卻大減43億元,核數師大華馬施雲不表示意見,整件事無論是冠軍的財政能力,以及核數師迴避行為,均耐人尋味。
冠軍從未提及斥巨資買入該批古玩,翻查資料,2015年時該公司「存貨」資產為2,059萬元,到2016年時忽然升至85.55億元,附註列明當中85.37億元屬「可作交易之文化產品」,實際是該公司買入的古玩。
買古玩不須另作公告
會計師張嘉裕解釋,即使相關交易數額龐大,但由於冠軍除從事資訊科技業,亦從事文化產品交易,故此買入古玩屬恒常業務開支,猶如發展商買地不須另作公告。
不過為何冠軍忽然在2016年有如此大財力?2015年報顯示,該公司在「系統及網絡開發成本」回收近29億元、「按金及預付開發成本」退還金額為9.4億元、購買系統及文化產品而預繳供應商款項則收回37.6億元,而這些資產都於2016年同告「消失」,料金額是用作購買368件古玩之用。
冠軍去年曾解釋,正為業務調整計劃研究不同方案,以提升回報,故此某些投資項目已被撤銷,其餘亦作修改,故此有資金回籠。
至於為何一年間估值差異如此大?立信德豪會計事務所董事林鴻恩解釋,日常資產估值本應從現金流折算;古玩則會以市場同類交易作比較;而若果交易不多,則很多時依靠估值師主觀判斷,「正如拍賣開售價同成交價都好大距離,專家都會跌眼鏡。」
張嘉裕亦指,買入相關古玩作價,屬董事主觀眼光,而估值下調則是估值師另一主觀眼光,而且牽涉數額龐大,核數師未必敢信納,「核數師會尋求第三方估值師協助,但自己水平不足,又驚揹鑊,所以都係保守啲。」
證監會早前亦發出指引,要求董事、財務顧問及估值師三方皆須審慎評估估值的假設及方法是否合理,不應盲目、不加質疑地接納,否則須承擔責任。
冠軍從未提及斥巨資買入該批古玩,翻查資料,2015年時該公司「存貨」資產為2,059萬元,到2016年時忽然升至85.55億元,附註列明當中85.37億元屬「可作交易之文化產品」,實際是該公司買入的古玩。
買古玩不須另作公告
會計師張嘉裕解釋,即使相關交易數額龐大,但由於冠軍除從事資訊科技業,亦從事文化產品交易,故此買入古玩屬恒常業務開支,猶如發展商買地不須另作公告。
不過為何冠軍忽然在2016年有如此大財力?2015年報顯示,該公司在「系統及網絡開發成本」回收近29億元、「按金及預付開發成本」退還金額為9.4億元、購買系統及文化產品而預繳供應商款項則收回37.6億元,而這些資產都於2016年同告「消失」,料金額是用作購買368件古玩之用。
冠軍去年曾解釋,正為業務調整計劃研究不同方案,以提升回報,故此某些投資項目已被撤銷,其餘亦作修改,故此有資金回籠。
至於為何一年間估值差異如此大?立信德豪會計事務所董事林鴻恩解釋,日常資產估值本應從現金流折算;古玩則會以市場同類交易作比較;而若果交易不多,則很多時依靠估值師主觀判斷,「正如拍賣開售價同成交價都好大距離,專家都會跌眼鏡。」
張嘉裕亦指,買入相關古玩作價,屬董事主觀眼光,而估值下調則是估值師另一主觀眼光,而且牽涉數額龐大,核數師未必敢信納,「核數師會尋求第三方估值師協助,但自己水平不足,又驚揹鑊,所以都係保守啲。」
證監會早前亦發出指引,要求董事、財務顧問及估值師三方皆須審慎評估估值的假設及方法是否合理,不應盲目、不加質疑地接納,否則須承擔責任。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