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特首增立法會每月答問環節長青網文章

2017年10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10月04日 20:35
2017年10月04日 20: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上任後致力改善行政立法關係,她昨於行會前宣佈下周三立法會新會期開始後,每月到立法會一至兩次接受議員提問,提問時間會安排在逢周三的例會前,每次30分鐘。有民主派議員質疑林鄭的舉措只是公關工作,對實際政策影響不大,亦有議員直言會趁機質詢林鄭有關高鐵一地兩檢的問題。據了解,新安排料在11月開始。
林鄭昨稱,除了保留現行每年4次、每次90分鐘的特首答問大會,由立法會新會期開始,每月將到立法會一至兩次,接受議員提問,時間會安排在逢星期三的例會前。由於時間僅30分鐘,她接受議事規則委員會的建議,答問期間不會主動佔用時間講話,希望議員就最關心的社會議題作提問,促進政府及議員溝通。
林鄭又主動提到重視立法會,亦有誠意改善行政和立法關係,故早前接受部份立法會議員建議,將施政報告提前至立法會年度開始的首次會議公佈,讓議員可以更聚焦討論未來一年的施政,她指已通知立法會主席,希望在施政報告後宴請所有立法會議員,探討恒常溝通機制。
胡志偉質疑是公關工作
民主黨主席胡志偉質疑林鄭答應增加到立法會次數只是公關工作,對實質政策影響難有主導作用;另一民主黨議員涂謹申稱,屆時會追問有關一地兩檢問題,又認為一地兩檢最大問題,是巿民至今未有正式機會發聲。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則歡迎林鄭增加到立法會的次數,以改善立法會與政府之間的溝通。立法會議事規則委員會委員田北辰亦認同增加答問做法:「畀大拇指畀佢(林鄭)」,指措施令人感到政府不再霸道,亦有助議員向特首就施政提出意見,無形中拉近立法會、政府和社會距離。
■記者陳嘉裕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