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香港快運航空取消18班香港往來日韓的航班,並歸咎候命機組人員不足及安全訓練人員離職所致。香港空勤人員總會理事吳敏兒指快運長期人手短缺,「5個蓋、10個桶」,管理層早在6月已得悉有培訓人員離職卻未及處理;又炮轟民航處早已知道快運人手不足,仍批准快運延遲周年考核而無作跟進,消委會建議收緊《商品說明條例》令公司不能因已作補救而逃避賠償。
斥民航處無及早介入
香港快運航空取消本月1日至8日共18班香港來往日韓的航班,逾2,070名旅客受影響,快運高層日前道歉,指航班取消因候命機組人員不足及安全訓練人員離職。吳敏兒昨在電台反駁,指快運長期「5個蓋、10個桶」,以最低人力要求的空中服務員人數運作航班,曾有空中服務員突然加班,有人更因拒絕加班而被「照肺」。
吳質疑安全訓練人員在早在6月已提交離職信,快運不應在9月底才發現人手不足,事件明顯是因快運長期人手不足所致。她又批評民航處無做好監管角色,指處方批准快運延遲周年考核的期限由12個月延至13個月,即早知航空公司人手不足卻無跟進,「你(民航處)仍然畀佢響黃金周咁樣加位,到底係邊個嘅錯?」
民航處助理處長岑毓麟在節目回應指人手不足屬商業決定;至於民航處是否有批准延長其周年考核期限,他指無相關資料,已要求快運在一周內交報告;懲處問題則要視乎報告內容。岑承認快運太遲通報民航處做法不理想,但稱航空公司一般會在冬、夏兩季及恒常日子更改航班時才作通報,亦無規定通知期限,會要求快運在報告中解釋延遲通報原因;又指據知仍有數十名受影響內地旅客未能聯絡。
民航處回應指,本地註冊航空公司的機師和空服人員須最少每13個月重新完成安全培訓一次;又指快運過往要求相關員工每12個月重新完成安全培訓一次,今年9月中接獲快運通知,要求修改有關期限為13個月,民航處同意快運按有關法例的要求行事。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指至昨日接到5宗市民就航班取消的求助,主要稱未能聯絡到快運人員協助,但5宗個案已處理好;又建議政府收緊《商品說明條例》免責部份,令日後公司不能因有事後補救工作就可免除賠償罰款。
■記者鍾雅宜
斥民航處無及早介入
香港快運航空取消本月1日至8日共18班香港來往日韓的航班,逾2,070名旅客受影響,快運高層日前道歉,指航班取消因候命機組人員不足及安全訓練人員離職。吳敏兒昨在電台反駁,指快運長期「5個蓋、10個桶」,以最低人力要求的空中服務員人數運作航班,曾有空中服務員突然加班,有人更因拒絕加班而被「照肺」。
吳質疑安全訓練人員在早在6月已提交離職信,快運不應在9月底才發現人手不足,事件明顯是因快運長期人手不足所致。她又批評民航處無做好監管角色,指處方批准快運延遲周年考核的期限由12個月延至13個月,即早知航空公司人手不足卻無跟進,「你(民航處)仍然畀佢響黃金周咁樣加位,到底係邊個嘅錯?」
民航處助理處長岑毓麟在節目回應指人手不足屬商業決定;至於民航處是否有批准延長其周年考核期限,他指無相關資料,已要求快運在一周內交報告;懲處問題則要視乎報告內容。岑承認快運太遲通報民航處做法不理想,但稱航空公司一般會在冬、夏兩季及恒常日子更改航班時才作通報,亦無規定通知期限,會要求快運在報告中解釋延遲通報原因;又指據知仍有數十名受影響內地旅客未能聯絡。
民航處回應指,本地註冊航空公司的機師和空服人員須最少每13個月重新完成安全培訓一次;又指快運過往要求相關員工每12個月重新完成安全培訓一次,今年9月中接獲快運通知,要求修改有關期限為13個月,民航處同意快運按有關法例的要求行事。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指至昨日接到5宗市民就航班取消的求助,主要稱未能聯絡到快運人員協助,但5宗個案已處理好;又建議政府收緊《商品說明條例》免責部份,令日後公司不能因有事後補救工作就可免除賠償罰款。
■記者鍾雅宜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