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退而不休 讀期刊 出席研討會長青網文章

2017年10月0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10月01日 06:35
2017年10月01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達安輝教授坐鎮港大醫學院四十載,桃李滿門,不少更已成為不同專科名醫,他們都難忘這位老師的以身作則,事事以病人為先的醫者態度,退休後仍常閱讀醫學期刊、參與醫學研討會,對於地中海貧血症等亞洲常見疾病治療及研究念念不忘。


達安輝徒弟之一、養和醫院副院長梁憲孫形容達安輝是位以身教為先的老師,常教導學生要關顧病人,更每日回醫院巡房,「最記得係佢同我哋講,醫生呢份工唔係規定朝9晚5,只要病人妥當先可以收工」,但他很快發現,「實習咗幾日先發現,要病人妥妥當當,係一件好難嘅事」。他說,達安輝掌管內科期間,要求教授要有一定時間花在研究及發表論文,「唔只係研究已經有嘅嘢,係要generate new knowledge(創造新知識)」,學術成就更成為教授升遷的其中一個考慮因素,改變港大醫學院文化。


達安輝退休後於英國劍橋居住,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表示,達安輝每周仍會花時間閱讀最新的醫學期刊,或旁聽當地的醫學研討會,對於醫學研究發展仍深感興趣。


致函皇家醫學院為徒弟「求分」

流行病學專家吳錦祥教授憶述,1973年在瑪麗醫院內科實習時,負責指導的達安輝教授,發現有實習醫生沒依時交齊病人的出院摘要,竟跑到宿舍要求搜查實習生的房間。吳認為此舉侵犯私隱,聲言要報警,他稱,當時達安輝未料到有此一着,無奈離開,雖然堂堂大教授被實習生「將了一軍」,但並沒有記仇,此後大家的關係也很好,可見其器量之大。


本港肝病科權威廖家傑醫生透露,1988年應考英國皇家醫學院院士時,因不夠時間答卷,漏空了部份選擇題,「考試係扣分制,漏空就扣分,但如果填『Don't know』係唔扣分,所以我可能『肥佬』」;翌日他把始末告知達安輝,對方立即寫信到英國皇家醫學院,內容大約指漏空也應當作「Don't know」計算,更親切地以「He is one of my boys」來形容廖家傑。


■記者于健民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