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二人月入七萬 準夫妻儲百萬買晉海靠少旅行少睇戲長青網文章

2017年10月0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10月01日 22:35
2017年10月01日 22: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樓價堅離地,年輕人置業問題備受關注。新地(016)將軍澳日出康城晉海昨發售首批403伙即日沽清,有指年輕買家比例佔約一半,但並非所有人「靠父幹」置業。一對月入共7萬元的80後準夫妻「死慳死抵」數年,「去少幾次旅行」終儲夠百萬元首期上車。
記者:朱連峰
晉海昨進行首輪銷售,部份單位折實平均呎價逾1.6萬元,貴絕日出康城,經過一連10天收票,接獲近1.37萬個登記。樓盤昨正式發售,逾千名準買家逼爆九龍站ICC售樓處。消息指,A組大手時段共售出約48伙,有4組客各買3伙,最大手涉逾3,000萬元。
中原陳永傑表示,晉海賣樓墟冚,估計昨有5,000至6,000客到場,年輕人佔最少一半,部份須靠父母資助首期。新地不排除短期內加推。
80後年輕買家李先生與未婚妻譚小姐,並非完全「靠父幹」。他們昨成功上車,買入一個實用面積489方呎兩房戶,樓價600萬元內。陪同揀樓的譚父稱,兩人只有100萬元首期,樓價不能高於600萬元,倘超過便承造不到八成按揭,「兩個加埋揸住100萬首期,所以焗住買六百萬以下,超過此水平便要借二按,息又貴。」
「好在呢次lucky啦,39號叫頭籌,(晉海首批)600萬內得30至40個(供應),佢哋好幸運,就係呢30至40個之中一個,但要揀低層,高層都唔夠膽揀,高層逾600萬上唔到會」,譚父指如果揀不到兩房,就會退而求其次一房,如果連一房都揀不到,就不買了。
今次買樓,兩人靠自己積蓄支付大部份首期,家人只幫少少。譚父說:「唔幫無辦法,佢哋收入係絕對夠供,兩個夾埋一個月都有6至7萬,不過出去做幾年都儲唔夠首期。」兩人大學畢業後工作已4至5年,男方在港燈工作,女方任職護士。
父:我嗰代勤力就買到樓
兩人畢業後已開始儲錢,能夠短短幾年儲夠百萬首期,純粹靠一個「慳」字。譚小姐分享其「慳家本領」,就是少旅行少睇戲,「我哋只去過一、兩次旅行(過去4至5年),一年只睇一、兩次戲。至於晉海買入單位,月供近1.9萬元,佔兩人入息約兩成。
樓價只升不跌,年輕人上車絕望。譚父回想當年,「我嗰代只要勤力一定買到樓,做到九成按揭,我買太古城77萬,只係7萬首期。」說到現在,「樓價係咁升,但人工唔升,令呢一代年輕人好辛苦。」尤其現在大學生月入中位數僅逾萬元,「所以我懷疑依家讀大學讀嚟做乜。」女兒又指:「我哋已叫做好啲一群,但都咁難買樓,可見樓市畸形。」將榮升人夫的李先生則表示,「其實我都屬於抽唔到居屋人士,呢班人好慘,公屋無我哋份,居屋又無份。」這對年輕人對樓市的言論,也許代表着全港年輕人對難以置業的控訴。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