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屯門月初發生母子雙屍案,揭示隱蔽家庭及輟學學生遭忽視,立法會昨召開特別會議討論。教育局承認過去5年無發出入學令,包括案中輟學青年,並以地址不詳為由,2012年已無再跟進。有議員斥教局不負責任,憂同類事件陸續有來。
記者:李詠希
根據教育局現行指引,如家長沒有充份理由而堅持不讓子女上學,可發出入學令,要求家長送子女入學。教育局首席教育主任(學校行政)蘇婉儀說,雙屍案中的兒子缺課多年,她說當局自2011年中起跟進個案,但因地址只寫山景邨,無寫明座數,曾多次到屋苑追查及聯絡親友均不成功,故2012年中後便無再跟進。
無統計分類全港缺課學生
蘇婉儀又說,缺課組現時有21名督學和主任,2015/16學年共有約3,600宗缺席7天學生的個案,其中1,700宗屬15歲以下的小學及初中生及1,900宗屬15歲以上的高中生,大部份已重新上學,其餘正在接受其他服務或身心健康有問題需請假等,但目前無為缺課時間和原因等統計及仔細分類。過去5年,教育局無發出過任何入學令,包括無向死者二人發出入學令。
工黨立法會議員張超雄批評,教育局做法不負責任,對學生缺課都有自己的「合理解釋」,每個缺課的小朋友政府都不覺得有問題,認為應將所有缺課個案詳細記錄。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尹兆堅亦斥,當局放棄跟進個案的理據不充份,並質疑缺課組人手不足以處理數以千計的缺課學生。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郭偉强則說:「真係要問吓點解冇報地址都讀到書,學校冇可能唔認識個地址,寫土星木星都得?」
會上亦討論到隱蔽青年問題。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郭家麒引述港大2014年的統計,估計全港有4萬名隱青,質疑社署工作成效。署理社會福利署助理署長(家庭及兒童福利)馬秀貞稱,服務對象為不主動接觸社會的個人及家庭的家庭支援計劃,由2007年至今年6月底已接觸約10.3萬宗個案,其中2016/17年度接觸9,000多宗。
郭聞言後質疑:「咁其他3萬幾個呢?政府有冇責任?」馬重申政府重視隱蔽人士,但承認社署無隱青數據,會聯絡港大跟進。郭批評社署態度不理想,擔心像山景邨雙屍慘劇陸續有來,「如果嗰啲人識求助,就唔會有問題啦」。
記者:李詠希
根據教育局現行指引,如家長沒有充份理由而堅持不讓子女上學,可發出入學令,要求家長送子女入學。教育局首席教育主任(學校行政)蘇婉儀說,雙屍案中的兒子缺課多年,她說當局自2011年中起跟進個案,但因地址只寫山景邨,無寫明座數,曾多次到屋苑追查及聯絡親友均不成功,故2012年中後便無再跟進。
無統計分類全港缺課學生
蘇婉儀又說,缺課組現時有21名督學和主任,2015/16學年共有約3,600宗缺席7天學生的個案,其中1,700宗屬15歲以下的小學及初中生及1,900宗屬15歲以上的高中生,大部份已重新上學,其餘正在接受其他服務或身心健康有問題需請假等,但目前無為缺課時間和原因等統計及仔細分類。過去5年,教育局無發出過任何入學令,包括無向死者二人發出入學令。
工黨立法會議員張超雄批評,教育局做法不負責任,對學生缺課都有自己的「合理解釋」,每個缺課的小朋友政府都不覺得有問題,認為應將所有缺課個案詳細記錄。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尹兆堅亦斥,當局放棄跟進個案的理據不充份,並質疑缺課組人手不足以處理數以千計的缺課學生。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郭偉强則說:「真係要問吓點解冇報地址都讀到書,學校冇可能唔認識個地址,寫土星木星都得?」
會上亦討論到隱蔽青年問題。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郭家麒引述港大2014年的統計,估計全港有4萬名隱青,質疑社署工作成效。署理社會福利署助理署長(家庭及兒童福利)馬秀貞稱,服務對象為不主動接觸社會的個人及家庭的家庭支援計劃,由2007年至今年6月底已接觸約10.3萬宗個案,其中2016/17年度接觸9,000多宗。
郭聞言後質疑:「咁其他3萬幾個呢?政府有冇責任?」馬重申政府重視隱蔽人士,但承認社署無隱青數據,會聯絡港大跟進。郭批評社署態度不理想,擔心像山景邨雙屍慘劇陸續有來,「如果嗰啲人識求助,就唔會有問題啦」。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