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醫字咁淺:暴與奪長青網文章

2017年09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9月29日 05:35
2017年09月29日 05:35
新聞類別
健康
詳情#
【蘋果日報】嗱,先此聲明,本文純屬科普,請勿過份解讀。
自盤古初開,要數最暴力的,當然是暴龍──叫得暴龍,自然暴戾非常,生物學家甚至為牠黃袍加身,冠以「暴君」惡名(Tyrannosaurus,意思是tyrant lizard)。就如所有男生,筆者小時也是恐龍迷一名,落堂定必跑到學校五樓小圖書館,翻閱有關恐龍的參考書,當中最驚心動魄是暴龍與三角龍狹路相逢的一幕,兩頭十噸巨獸二話不說便廝殺起來,一時間殺聲震天,最終殺個兩敗俱傷。後來《侏羅紀公園》(按:暴龍其實是白堊紀的物種)也有一幕暴龍誤闖人類世界,在街頭獵殺途人,總之見人就殺,殺無赦。
然而,部份古生物學家認為,暴龍未必擅於獵殺,牠的專長其實是掠奪。暴龍的顎骨、巨齒與咬力沒錯是無可匹敵,但整體結構卻有很大缺點。比方說,暴龍眼窩奇小,顱骨化石中的大腦視覺皮質區也不甚發達,與獵獸(如鷹、隼、獅、虎)慣常的敏銳視覺有很大差距,不利獵食。再者,暴龍是雙足走動,相對笨拙,科學家根據牠的重量、體高和腿骨長度推算,估計暴龍的最高步速難以超過每小時二十公里,遠遠低於其他獵獸或獵物。但暴龍優勢是大塊頭和惡形惡相,最適合做掠奪者,牠每天會在地盤巡視,一旦發現其他較小型的肉食恐龍有所獵獲,便會衝出來趕走對方,執其死雞果腹。
甚麼暴龍,甚麼掠奪者,都是我們男生小學雞階段的課餘嗜好,之後踏足社會甚至成為專業人士,便再也不會把暴龍的「暴」和掠奪的「奪」聯繫起來(那些只是自然現象);擺脫不了童年陰影的另計。
麥煒和 腦神經科專科醫生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