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申訴專員公署發現,本港電動私家車數目在過去6年增加了一萬多輛,但充電設施卻只增加了600多個,對電動車車主構成不便。公署決定對環境局展開主動調查,研究電動車政策及配套規劃有否欠妥之處。
申訴署指出,政府為減低路邊空氣污染,多年前開始鼓勵使用電動車輛,由1994年起寬免電動車輛的首次登記稅。前行政長官曾蔭權在2009年《施政報告》中表明政策目標是令香港成為亞洲區內最廣泛使用電動車的地區之一。2011年政府修訂《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目標是到2020年,新建築物有30%私家車泊車位可提供充電設施。
申訴署發現,在政府鼓勵下,本港電動私家車的數目由2011年的69輛,躍升至今年4月達10,588輛,上升152倍。不過公共電動車充電設施數目只由2011年的872個上升至2016年的1,518個,增幅少於一倍。
申訴專員劉燕卿表示,電動車政策為人詬病的是公共電動車充電器數目遠遠追不上電動車的增幅,不單對電動私家車車主構成不便,更會窒礙電動車在本港普及,與政府的政策原意背道而馳。是次主動調查的焦點,是探究環境局有否在配套規劃及安排上採取適切措施,配合推廣使用電動車的政策。
環保署發言人回應稱,會全力配合,提供相關資料協助申訴專員的調查。
■記者麥志榮
申訴署指出,政府為減低路邊空氣污染,多年前開始鼓勵使用電動車輛,由1994年起寬免電動車輛的首次登記稅。前行政長官曾蔭權在2009年《施政報告》中表明政策目標是令香港成為亞洲區內最廣泛使用電動車的地區之一。2011年政府修訂《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目標是到2020年,新建築物有30%私家車泊車位可提供充電設施。
申訴署發現,在政府鼓勵下,本港電動私家車的數目由2011年的69輛,躍升至今年4月達10,588輛,上升152倍。不過公共電動車充電設施數目只由2011年的872個上升至2016年的1,518個,增幅少於一倍。
申訴專員劉燕卿表示,電動車政策為人詬病的是公共電動車充電器數目遠遠追不上電動車的增幅,不單對電動私家車車主構成不便,更會窒礙電動車在本港普及,與政府的政策原意背道而馳。是次主動調查的焦點,是探究環境局有否在配套規劃及安排上採取適切措施,配合推廣使用電動車的政策。
環保署發言人回應稱,會全力配合,提供相關資料協助申訴專員的調查。
■記者麥志榮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