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健康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乳癌是本港女性頭號癌症,過往患者接受治療時,可能需要切除整個乳房,對其康復後生活構成影響。香港乳癌基金會最新研究顯示,患者提早於手術前進行化療能縮細腫瘤,避免全乳切除。
香港乳癌基金會分析2006至2015年間共12,729名乳癌患者的個案,當中約7%、即928名患者接受過術前化療,而2011至2015年比率為9%,比前5年的4%有明顯增長。患者接受術前化療後,腫瘤最小可縮至0.3厘米;更有五分之一人的癌細胞完全消失。
姚女士2015年3月發現兩邊乳房不平衡,但因無任何痛楚和工作忙碌,沒作任何檢查。至同年9月因感冒求診,乳頭亦凹陷,最後確診乳癌二期。她憶述,首次求醫時「醫生仲驚過我」,且最快10日後可做手術,但或要切除整個乳房。
姚女士其後問另一名醫生意見,決定先接受術前化療,18周後腫瘤由3厘米縮至0.5厘米,再做手術時只切除了共15克組織和腫瘤,可保留大部份乳房,「我生日前一天去做手術,結果生日當日就獲准出院」。
香港乳癌資料庫督導委員會主席張淑儀稱,有83%患者是自己無意中發現患癌,只有一成是經乳房X光造影檢查發現。五成四乳癌患者確診時已是二期或以上,故提醒婦女應定期檢查乳房。
香港乳癌資料庫督導委員會成員郭子熹醫生則指,術前化療早在80年代多用於局部晚期、不能施手術的乳癌患者。至近期開始用於乳癌二、三期,以及易翻發的HER2呈陽性或三陰性腫瘤患者。她指化療後再做手術,患者毋須切除全乳,對她們康復後的心理和外觀均有幫助,也可縮短康復期。
■記者羅繼盛
香港乳癌基金會分析2006至2015年間共12,729名乳癌患者的個案,當中約7%、即928名患者接受過術前化療,而2011至2015年比率為9%,比前5年的4%有明顯增長。患者接受術前化療後,腫瘤最小可縮至0.3厘米;更有五分之一人的癌細胞完全消失。
姚女士2015年3月發現兩邊乳房不平衡,但因無任何痛楚和工作忙碌,沒作任何檢查。至同年9月因感冒求診,乳頭亦凹陷,最後確診乳癌二期。她憶述,首次求醫時「醫生仲驚過我」,且最快10日後可做手術,但或要切除整個乳房。
姚女士其後問另一名醫生意見,決定先接受術前化療,18周後腫瘤由3厘米縮至0.5厘米,再做手術時只切除了共15克組織和腫瘤,可保留大部份乳房,「我生日前一天去做手術,結果生日當日就獲准出院」。
香港乳癌資料庫督導委員會主席張淑儀稱,有83%患者是自己無意中發現患癌,只有一成是經乳房X光造影檢查發現。五成四乳癌患者確診時已是二期或以上,故提醒婦女應定期檢查乳房。
香港乳癌資料庫督導委員會成員郭子熹醫生則指,術前化療早在80年代多用於局部晚期、不能施手術的乳癌患者。至近期開始用於乳癌二、三期,以及易翻發的HER2呈陽性或三陰性腫瘤患者。她指化療後再做手術,患者毋須切除全乳,對她們康復後的心理和外觀均有幫助,也可縮短康復期。
■記者羅繼盛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