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基層難享經濟成果爆民怨長青網文章

2017年09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9月25日 06:35
2017年09月25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蘋果日報】明明遊客會帶來消費,卻偏偏越多遊客的地方,越易挑起厭惡旅遊業情緒,除了因為遊客太多影響生活,本地人分享不到經濟好處亦是主因。


旅客不願消費

以崛起反遊客浪潮的西班牙為例,近幾年連年錄得破紀錄的遊客數字,今年上半年已按年增加12%,料全年總入境旅客會打破去年的7,560萬人次,相當於全國人口1.6倍。這支旅遊大軍貢獻了西班牙國內生產總值(GDP)11%,一定程度緩解了當地的失業壓力,可是西班牙人並不受落,景點不時出現「遊客滾回家!」、「遊客等於恐怖分子!」的塗鴉。


究其原因,是低增值的旅遊業能創造的多是低薪職位,對社區貢獻有限。例如郵輪停靠巴塞隆拿,遊客消費不多,因他們多傾向返回船上享用旅費已包的餐飲,當地人卻要承受生活空間被壓縮的惡果。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數據顯示,西班牙近年經濟的確持續向好,但家庭可支配收入自2012年開始一直跑輸GDP增幅,換言之,生活質素反而差了。基層分享不到經濟成果之餘,卻要承受高物價和高租金,對旅遊業的不滿可想而知。巴塞市長科洛「不想巴塞成為廉價紀念品商店」,冀當地旅業轉走精品高端路線,把更多廉價房子留給居民,前年上台後打擊Airbnb等非法短期出租房屋,惟因近年中東戰亂加上北非恐襲頻繁,歐洲遊客轉為湧入南歐等地,巴塞遊客還是有增無減。


OECD網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