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蘋果日報】現代選舉依賴民意數據,力圖爭盡每一分民意,惟德國選舉比起其他歐美國家較少用大數據,反而源用老一套的拉票手段,避免觸及國民對納粹德國和前東德秘密警察監控網的記憶。
免觸納粹監控記憶
電子選舉工程公司NationBuilder專家考恩-布朗表示,接觸德國政黨談合作時,每談到數據儲存地點就碰壁,會收到同一樣的拒絕理由:「你的數據並非儲存在德國,我們不能工作。」他續指,德國對數據庫的敏感程度,連資料存在其他歐洲國家都不能接受。
這是源於1930年代納粹德國和冷戰時期東德秘密警察監控下的恐怖場景,德國人仍記憶猶新。政黨至今仍傾向傳統拉票方式,舉辦小型集會、在廣告版登廣告等。考恩-布朗指,這些拉票手段已逐漸被其他歐洲國家淘汰。
NationBuilder曾為英國脫歐、法國總統馬克龍、美國民主黨總統參選人桑德斯,以及比利時工人黨等,提供民意數據研究服務。考恩-布朗指數據對選情非常重要,但關鍵是重質不是重量,「哪管你的數據庫有100萬人,不知道他們的身份,仍無法得知他們對你的影響」。
Politico網站
免觸納粹監控記憶
電子選舉工程公司NationBuilder專家考恩-布朗表示,接觸德國政黨談合作時,每談到數據儲存地點就碰壁,會收到同一樣的拒絕理由:「你的數據並非儲存在德國,我們不能工作。」他續指,德國對數據庫的敏感程度,連資料存在其他歐洲國家都不能接受。
這是源於1930年代納粹德國和冷戰時期東德秘密警察監控下的恐怖場景,德國人仍記憶猶新。政黨至今仍傾向傳統拉票方式,舉辦小型集會、在廣告版登廣告等。考恩-布朗指,這些拉票手段已逐漸被其他歐洲國家淘汰。
NationBuilder曾為英國脫歐、法國總統馬克龍、美國民主黨總統參選人桑德斯,以及比利時工人黨等,提供民意數據研究服務。考恩-布朗指數據對選情非常重要,但關鍵是重質不是重量,「哪管你的數據庫有100萬人,不知道他們的身份,仍無法得知他們對你的影響」。
Politico網站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