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急症先鋒】刀傷致爆肺瀕死 醫護陪病人轉院:最怕遇塞車長青網文章

2017年09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9月25日 04:35
2017年09月25日 04: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一名男子疑被人用刀襲擊,右胸遺下一道長達四厘米傷口。急症室醫護完成初步檢查,卻發現右邊肺部並未受傷。傷者情況突然轉差,呼吸變得急促,神智不清,醫護團隊如何在極短時間找出原因,拯救傷者?
記者:鄺頌婷
攝影:朱家駿
剪接:魏利民
今年五月一個晚上,註冊護士朱麗婷正於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當值,看到一位傷者由警員陪同入院。「我即時上前了解,傷者說被人用刀襲擊,右邊(胸口)有一個長達四厘米的傷口,清楚見到裡面的組織。」雖然傷者意識清醒,但見傷口頗深,朱姑娘立即通知當值醫生及護士,安排急救。
急症科副顧問醫生陳忠勇立即趕到,見到右胸長長的傷口,陳醫生最擔心刀傷傷及右肺。「如果肺部出血,或者出現氣胸(俗稱爆肺),有機會令病人短時間轉差,甚至有生命危險。」可是,陳醫生用聽筒初步檢查後,傷口一邊的肺部卻無異樣。
正當醫護嘗試找出原因,資深護師盧逸蘭(Wendy)發現,病人情況突然轉差。「傷者血液含氧量降低,呼吸變得急促,神智亦開始不清醒。」正常血液含氧量應高於95%,醫護已為傷者提供高含量氧氣,血氧含量卻反跌至88%,細胞缺氧,隨時有生命危險。
此時,傷者的X光結果出爐,原來傷者真的出現爆肺,左邊肺有血液壓著血管,妨礙血液流至心肺,有機會導致死亡。右胸長長的傷口並未傷及肺部,反而是背部一道微細且沒流血的傷口,深深刺入左肺。為了排出積壓的血液及空氣,陳醫生當機立斷,將引流管經左胸插入肺部,進行胸腔引流。「血及空氣流出後,病人果然得到舒緩,情況變得穩定。」
不過,肺部傷口需要進行胸外科手術,否則流血不止,危及性命,但那打素醫院並不設胸外科,需要即時安排送院。「因為病情比較嚴重,所以需要醫生與護士一同護送,沿途監察會否出現併發症。」Wendy要迅速通知消防處安排救護車,亦要聯絡就近設有胸外科的威爾斯親王醫院。而被安排跟車護送的朱姑娘,則要立即檢查病人,準備護送所需用品,隨救護車出發。
醫護在狹窄的救護車空間,一邊密切留意傷者情況,同時心情焦急。「其實護送車程不過二十至二十五分鐘,但感覺非常漫長。心裡只想著『快啲啦,盡快到目的地啦!』」陳醫生憶述,護送病人最怕遇上塞車,耽誤治療。幸好傷者安全送抵威爾斯親王醫院,完成手術。朱姑娘回憶當晚完成護送,「真的鬆一口氣。」她坦言,每次急救傷者都會感到緊張,「你永遠預計不到下一秒發生甚麼事,所以最需要準備好自己去接受挑戰,便是我選擇急症室工作的原因。」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