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金管局擬夥基金投資 擔任「跟投」長青網文章

2017年09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9月25日 06:35
2017年09月25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在倫敦受訪時指出,外滙基金未來擬牽頭,夥拍3至5個大型退休基金、主權基金,尋找好項目投資,早前拜會大型央企得悉海外有不少項目正投資及營運,未來金管局擬擔任「跟投」角色,將3至5個綠地及棕地項目「打包」投資,有助降低風險系數。


打包綠地棕地降風險

陳德霖指綠地(greenfield)是指興建中項目,風險高,回報高;而棕地(brownfield)則是已興建項目,風險、回報較低,較吸引大型基金投資。金管局打算將3至5個項目打包,每項目或有不同之投資者,可減低整體風險系數,回報較均衡,但未有透露具體數據,僅指較私募基金的槓桿收購回報低。外滙基金長期增長組合2009年至去年底,內部回報率為12%。


陳指出,通常這類項目並不限於基建,亦包括能源、港口、電訊等。至於投資期,「私募基金投資期短啲,LP(有限合夥人)可能5至7年脫手,而基建等投資期20年以上相當普遍。」但亦不排除最終結構化股權後退場(exit)。


陳德霖指,金管局的角色並不會帶投資者找項目,原因是清晰度不高,反而會擔任跟投角色,在有經驗的企業引薦後,才與基建融資促進辦公室(IFFO)的投資者聯合投資,「好多項目等投資機會,但就無扯埋外國投資者,今次係第一次」。


此外,早前金管局與國際金融公司(IFC)簽協議,為新興市場設立創新聯合貸款組合管理計劃(MCPP)貸款促進平台,作10億美元承諾。陳德霖稱這類貸款產品屬聯合投資性質,雖然流動性低、投資期長,但回報率較該局本身債券資產高,而且IFC選擇項目良好,「若出事,追數能力都高」。


渣打香港行政總裁禤惠儀亦指出,該行擬吸納走出去的中資企業,在港成立企業財資中心,進行現金管理、發債等。現時渣打相關企業客戶約有10間,現時正在洽談的潛在客戶多達10個以上。她指渣打在中國外資銀行排名為頭三大,客戶基礎厚,「過去150年渣打專做新興市場,今次一帶一路係渣打嘅機會」。


記者:周家誠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