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蘋果日報】庫爾德族人口達2,500萬至3,500萬,在全球沒有國家的民族中最多,但每次尋求獨立都遭打壓,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更被背棄,西方國家未有兌現支持庫族立國的承諾。
助美國聯軍抗IS
庫族人早在20世紀初萌立國夢,一戰時西方國家承諾庫族協助摧毀鄂圖曼帝國後,將支持他們立國,並在1920年《色佛爾條約》條約中列名庫族的國土。惟三年後的《洛桑條約》國界劃分卻未再包括庫族領土,僅劃出現代土耳其的國土。
往後80年,庫爾德族以少數族裔身份分散在土耳其、伊拉克、敍利亞和伊朗等國,長年遭當地政府打壓,如禁止使用庫族名字和語言等。庫族曾多次奮起爭取獨立,卻終究未能成功,只有伊拉克庫族在侯賽因政權被推翻後,2005年獲賦予自治地位。敍利亞和伊拉克庫族是以美國為首的聯軍對抗IS的重要戰略,有分析認為,庫族立國一定程度對西方國家有利,有望成為動盪地區內可靠的盟友,且由於庫族地區油蘊含量豐富,能減少歐美國家對俄羅斯能源的倚賴,並可進一步向世界宣揚西方國家的民主和人權主義。
英國《獨立報》/英國廣播公司
助美國聯軍抗IS
庫族人早在20世紀初萌立國夢,一戰時西方國家承諾庫族協助摧毀鄂圖曼帝國後,將支持他們立國,並在1920年《色佛爾條約》條約中列名庫族的國土。惟三年後的《洛桑條約》國界劃分卻未再包括庫族領土,僅劃出現代土耳其的國土。
往後80年,庫爾德族以少數族裔身份分散在土耳其、伊拉克、敍利亞和伊朗等國,長年遭當地政府打壓,如禁止使用庫族名字和語言等。庫族曾多次奮起爭取獨立,卻終究未能成功,只有伊拉克庫族在侯賽因政權被推翻後,2005年獲賦予自治地位。敍利亞和伊拉克庫族是以美國為首的聯軍對抗IS的重要戰略,有分析認為,庫族立國一定程度對西方國家有利,有望成為動盪地區內可靠的盟友,且由於庫族地區油蘊含量豐富,能減少歐美國家對俄羅斯能源的倚賴,並可進一步向世界宣揚西方國家的民主和人權主義。
英國《獨立報》/英國廣播公司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