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颱風襲港期間遇上天文大潮,水鄉大澳及蒲台島均遇水浸令民居或地舖受損,其中大澳因海水倒灌水深一度及胸,居民質疑當局善後欠佳「退水就散水」,結果水鄉於災後出現垃圾山要居民自發清理,數年前花1.5億元興建的大澳防水堤及排水系統計劃亦成效不大,望當局檢討。
大澳永續發展教育工作室執行幹事謝世傑指,今次水浸暴露1.5億元的大澳改善工程成效存疑。該工程於大澳太平街及永安街一帶興建長達220米,可抵3.4米高大浪的河堤,有需要時可加裝木板增加河堤高度至3.8米。但他指河堤壞處是收窄河道,10號風球當天洪水被河堤所擋,大水便改為湧向永安街引致大水浸,同一時間更不斷有洪水由木板縫隙處湧出,他敦促當局重新檢討河堤能否應付大雨或洪水,另有居民希望當局修建大型防水堤防洪。
■記者關英傑
大澳永續發展教育工作室執行幹事謝世傑指,今次水浸暴露1.5億元的大澳改善工程成效存疑。該工程於大澳太平街及永安街一帶興建長達220米,可抵3.4米高大浪的河堤,有需要時可加裝木板增加河堤高度至3.8米。但他指河堤壞處是收窄河道,10號風球當天洪水被河堤所擋,大水便改為湧向永安街引致大水浸,同一時間更不斷有洪水由木板縫隙處湧出,他敦促當局重新檢討河堤能否應付大雨或洪水,另有居民希望當局修建大型防水堤防洪。
■記者關英傑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