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前特首梁振英(圖)今年5月被揭與民建聯議員周浩鼎「打龍通」,修訂立法會調查UGL事件專責委員會的研究範圍後,曾聲稱會「全面配合」委員會調查。然而該委員會7月去信梁振英,邀請他出席研訊後,據知梁昨日回覆指不會出席研訊。有委員批評,梁振英做法只會令人覺得他心虛,是欠公眾一個交代。
據了解,立法會調查UGL事件專責委員會早前去信梁振英,邀請他出席委員會10月舉行的研訊,昨日為回覆的最後期限。梁振英則在期限前數天,回信表明自己不會出席研訊,但未有交代原因。而梁振英過去向委員會提供的資料,亦只是已公開的資訊。
議員轟心虛
雖然政務司司長張建宗7月曾在立法會表示會「盡力配合」委員會工作,但據知委員會過去向特首辦、司法機構索取資料或邀請人證出席研訊時,當局回應十分冷淡,至今未有人證答應出席研訊。
據了解,委員會暫定下月18日早上9時再開會,討論梁振英拒絕出席研訊的回應。
專責委員會委員、公民黨議員楊岳橋昨日接受本報查詢時指出,倘若上述消息屬實,現時已是全國政協副主席的梁振英,「不只欠公眾一個代交,仲欠國家一個交代」,認為梁振英未有好好珍惜公開解釋UGL事件的機會,「我仲諗住還佢一個公道,我替佢可惜咋」。
另一委員、民主黨議員林卓廷亦表示,梁振英過去聲稱會全面配合委員會的調查,現時倘若拒絕出席研訊,反映梁振英根本拒絕面對議員質詢,批評梁振英過去在立法會和特首答問大會上,一直都就UGL問題「遊花園」,現時拒絕出席更長質詢時間的研訊,是因為「佢(梁振英)啲語言偽術頂唔到幾個鐘」。
林卓廷又表示,梁振英若拒絕出席研訊,只會予人「心虛」感覺,表明除了會在委員會復會時作出跟進,亦會爭取立法會大會通過使用特權法,賦予委員會傳召權,令梁振英日後必須出席研訊交代事件。本報昨日則曾向前任特首辦查詢梁振英拒絕出席研訊的消息,但至截稿前未獲回覆。
■記者林俊謙
據了解,立法會調查UGL事件專責委員會早前去信梁振英,邀請他出席委員會10月舉行的研訊,昨日為回覆的最後期限。梁振英則在期限前數天,回信表明自己不會出席研訊,但未有交代原因。而梁振英過去向委員會提供的資料,亦只是已公開的資訊。
議員轟心虛
雖然政務司司長張建宗7月曾在立法會表示會「盡力配合」委員會工作,但據知委員會過去向特首辦、司法機構索取資料或邀請人證出席研訊時,當局回應十分冷淡,至今未有人證答應出席研訊。
據了解,委員會暫定下月18日早上9時再開會,討論梁振英拒絕出席研訊的回應。
專責委員會委員、公民黨議員楊岳橋昨日接受本報查詢時指出,倘若上述消息屬實,現時已是全國政協副主席的梁振英,「不只欠公眾一個代交,仲欠國家一個交代」,認為梁振英未有好好珍惜公開解釋UGL事件的機會,「我仲諗住還佢一個公道,我替佢可惜咋」。
另一委員、民主黨議員林卓廷亦表示,梁振英過去聲稱會全面配合委員會的調查,現時倘若拒絕出席研訊,反映梁振英根本拒絕面對議員質詢,批評梁振英過去在立法會和特首答問大會上,一直都就UGL問題「遊花園」,現時拒絕出席更長質詢時間的研訊,是因為「佢(梁振英)啲語言偽術頂唔到幾個鐘」。
林卓廷又表示,梁振英若拒絕出席研訊,只會予人「心虛」感覺,表明除了會在委員會復會時作出跟進,亦會爭取立法會大會通過使用特權法,賦予委員會傳召權,令梁振英日後必須出席研訊交代事件。本報昨日則曾向前任特首辦查詢梁振英拒絕出席研訊的消息,但至截稿前未獲回覆。
■記者林俊謙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