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健康
健康
詳情#
【蘋果日報】Mary患有抑鬱症,覆診的時候,很開心的告訴我:「我會搵番朋友食晏喇,係我主動約佢哋㗎!」
「之前唔舒服嘅時候,我個個都唔想見,啲朋友約我出嚟食飯,我都會推咗佢,就算答應咗,到嗰日出門之前都會取消,其實我自己都唔知點解會咁樣,總之就係無嘢講,唔想見人啦!依家無晒事喇,可以搵人食飯,真係好喇,我好高興啊!」
提起抑鬱症,我們通常會想起情緒不穩、無動力、無胃口、失眠等的症狀,固然,失眠和情緒不穩對病人會做成很大困擾,不過原來唔想講嘢、自閉、不想覆電話、不想覆WhatsApp、不想赴約見朋友,對抑鬱症患者來說,同樣做成嚴重的困擾,明明知道自己心情不好,應該出門走走,找朋友訴吓苦,卻偏偏沒有能力去做,正正就是這種莫名其妙的自閉傾向,最令患者擔心。也許,我們會認為心情不好,瞓得不好,精神不夠,日間無心機,當然會唔想見人,不過其實抑鬱症的自閉和不想見人,可能比想像中複雜。因為在治療復原過程中,即使患者情緒已經回復正常,能笑,能吃,動力興趣也回到從前的水平,可以上班,做自己喜歡的事,但卻未必一定能夠恢復以往的社交生活,在眾多抑鬱症症狀中,社交功能,往往是服藥兩、三個月後,才能康復過來,而且往往是最後一個復原的症狀。
也因為是最後一個復原的症狀,很多時候,可能被忽略,曾經見過患有產後抑鬱的媽媽,雖然各方面都已經復原,不過,送孩子上學,到學校附近的時候,卻不願意走近,因為覺得自己不想跟其他家長傾談,家人還以為她的性格改變了,不斷鼓勵她要拿起勇氣,但其實是治療的藥物不足夠,抑鬱症還沒有完全康復,社交功能仍然未恢復過來,所以才會不願跟其他媽媽交談。
很多時候,我們會問怎樣辨識家人朋友可能患上情緒病,大部份情緒病的病徵都是當事人主觀的感受,不容易察覺,不過無緣無故變得靜默,少說話,越來越自閉,本來活潑多言的,現在卻電話不聽,WhatsApp不回,約了一齊聚會卻多次爽約,甚至怎樣也約不上,如果沒有明顯原因(例如工作過忙)的話,便可能是情緒病的徵兆。
延伸閱讀:http://www.facebook.com/pages/Cheerful-Life/428960323870312
李德誠 精神科專科醫生
「之前唔舒服嘅時候,我個個都唔想見,啲朋友約我出嚟食飯,我都會推咗佢,就算答應咗,到嗰日出門之前都會取消,其實我自己都唔知點解會咁樣,總之就係無嘢講,唔想見人啦!依家無晒事喇,可以搵人食飯,真係好喇,我好高興啊!」
提起抑鬱症,我們通常會想起情緒不穩、無動力、無胃口、失眠等的症狀,固然,失眠和情緒不穩對病人會做成很大困擾,不過原來唔想講嘢、自閉、不想覆電話、不想覆WhatsApp、不想赴約見朋友,對抑鬱症患者來說,同樣做成嚴重的困擾,明明知道自己心情不好,應該出門走走,找朋友訴吓苦,卻偏偏沒有能力去做,正正就是這種莫名其妙的自閉傾向,最令患者擔心。也許,我們會認為心情不好,瞓得不好,精神不夠,日間無心機,當然會唔想見人,不過其實抑鬱症的自閉和不想見人,可能比想像中複雜。因為在治療復原過程中,即使患者情緒已經回復正常,能笑,能吃,動力興趣也回到從前的水平,可以上班,做自己喜歡的事,但卻未必一定能夠恢復以往的社交生活,在眾多抑鬱症症狀中,社交功能,往往是服藥兩、三個月後,才能康復過來,而且往往是最後一個復原的症狀。
也因為是最後一個復原的症狀,很多時候,可能被忽略,曾經見過患有產後抑鬱的媽媽,雖然各方面都已經復原,不過,送孩子上學,到學校附近的時候,卻不願意走近,因為覺得自己不想跟其他家長傾談,家人還以為她的性格改變了,不斷鼓勵她要拿起勇氣,但其實是治療的藥物不足夠,抑鬱症還沒有完全康復,社交功能仍然未恢復過來,所以才會不願跟其他媽媽交談。
很多時候,我們會問怎樣辨識家人朋友可能患上情緒病,大部份情緒病的病徵都是當事人主觀的感受,不容易察覺,不過無緣無故變得靜默,少說話,越來越自閉,本來活潑多言的,現在卻電話不聽,WhatsApp不回,約了一齊聚會卻多次爽約,甚至怎樣也約不上,如果沒有明顯原因(例如工作過忙)的話,便可能是情緒病的徵兆。
延伸閱讀:http://www.facebook.com/pages/Cheerful-Life/428960323870312
李德誠 精神科專科醫生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