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達觀心戰:沉默大多數不再長青網文章

2017年09月2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9月21日 05:35
2017年09月21日 05: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何君堯的「殺無赦」論,鬧得滿城風雨。據《文匯報》當天的報道:「他指自己有勇氣站出來對抗歪風,是因為不能容許學生被荼毒下去,要喚醒有良心的沉默大多數。」「沉默大多數」此術語,可以說是政治的萬能key。幾乎何時何刻都可以說沉默大多數站在自己的一方,因為打從定義上來說,沉默的多數是根本不會駁嘴的。
把此話發揚光大的是美國總統尼克遜,他在1969年11月3日發表了長達半小時的電視講話,尋求沒有參予反越戰的國民支持他的主戰立場。他說:"And so tonight──to you, the great silent majority of my fellow Americans──I ask for your support."
尼克遜的寫手 Pat Buchanan事後表示,他與總統討論講稿內容時,曾提出了「沉默的美國人」和「被遺忘的美國人」等字眼。尼本人最後親自撰稿,選用了「沉默的大多數」。
英國18世界中「墓園派」詩人Edward Young在他《復仇》悲劇劇本裏,就有以下一句對白:"Life is the desert, life the solitude, death joins us to the great majority."到了維多利亞女皇時代,「沉默的大多數」便成為了統稱所有己經死去的人之婉辭。
設於美國華盛頓首府的人口參考局估計在2011年,當時活着的人相對於人類歷史中累積死去的人之比例為1:14,死人顯然是沉默的大多數。不過時至現在,全球人口已超越75億,活人首次超越了已故者之總和。易言之,嚴格說來,今時今日再沒有沉默的大多數。
何安達
hoontat@yahoo.com
本欄逢周四刊出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