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健康
健康
詳情#
【蘋果日報】上星期看完了一套外語電影,講述父親訓練女兒成為出色摔跤手的漫長過程,最後兩位女兒在運動路上的成功,當然是要歸功於父親的魔鬼訓練和對信念堅持,令筆者深刻反思的是,究竟現今父母應如何面對子女在做運動上的「不堅持」。當一位原本很喜愛運動的孩子跟你說:「我想放棄運動了」,作為父母,會輕易順應要求,還是會以獨裁權力壓制他?
小朋友想放棄運動的背後理由很多,未必是鍛煉上的辛苦,要幫助他們拆解困難,輕言放棄肯定非我首選,但在了解他們之前,我們何不審視一下是否自己的問題。
很多父母也會過早為子女訂立具體目標,此舉可能減低小朋友做運動的動力,無形中亦會成為壓力。其實大部份小朋友做運動只是為了歡樂,若家長太早為他們設下一個自以為「合理」的目標,小朋友在心理上未必能承受得來,換來只會是表現下滑,甚至遠離運動。家長要因應小朋友的性格及能力去為他們建立運動習慣,多為他們賺取運動得來的滿足感,多些與他們溝通,不要只是一味「說了算」,因為這種權力的控制是絕不會得到長遠效果。
小朋友初接觸運動,父母應該提供不同的運動種類給他們接觸,除了開闊眼光,亦對身體四肢有着更大的刺激。但很多家長走向極端,盲目投放金錢,動輒便提供豐富的訓練資源給小朋友,其實這種單向的做法反而會令他們失去動力提升自己。家長應該要給小朋友有選擇及主動要求的空間,更應嘗試為他們製造「渴望做得更好」的慾望。這樣小朋友才會珍惜每次運動的機會,為運動生命打下穩固的根基。孩子需要的是溝通,不是壓制,更需要有追求夢想的空間,而非面對飯來張口的寵養。
隔周四刊出
撰文:聖雅各福群會永嘉諾健體中心經理陳國雄
電郵:mailto:hc.info@sjs.org.hk
小朋友想放棄運動的背後理由很多,未必是鍛煉上的辛苦,要幫助他們拆解困難,輕言放棄肯定非我首選,但在了解他們之前,我們何不審視一下是否自己的問題。
很多父母也會過早為子女訂立具體目標,此舉可能減低小朋友做運動的動力,無形中亦會成為壓力。其實大部份小朋友做運動只是為了歡樂,若家長太早為他們設下一個自以為「合理」的目標,小朋友在心理上未必能承受得來,換來只會是表現下滑,甚至遠離運動。家長要因應小朋友的性格及能力去為他們建立運動習慣,多為他們賺取運動得來的滿足感,多些與他們溝通,不要只是一味「說了算」,因為這種權力的控制是絕不會得到長遠效果。
小朋友初接觸運動,父母應該提供不同的運動種類給他們接觸,除了開闊眼光,亦對身體四肢有着更大的刺激。但很多家長走向極端,盲目投放金錢,動輒便提供豐富的訓練資源給小朋友,其實這種單向的做法反而會令他們失去動力提升自己。家長應該要給小朋友有選擇及主動要求的空間,更應嘗試為他們製造「渴望做得更好」的慾望。這樣小朋友才會珍惜每次運動的機會,為運動生命打下穩固的根基。孩子需要的是溝通,不是壓制,更需要有追求夢想的空間,而非面對飯來張口的寵養。
隔周四刊出
撰文:聖雅各福群會永嘉諾健體中心經理陳國雄
電郵:mailto:hc.info@sjs.org.hk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