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梁曉暘母:社會勿逼年輕人上絕路長青網文章

2017年09月1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9月18日 06:35
2017年09月18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蘋果日報】作家龍應台在《目送》寫道:「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上月中,24歲註冊社工梁曉暘因東北案非法集結罪成,被判入獄13個月,梁媽媽目送兒子被押走。此後她每天在窗邊紮一束黃絲帶,祈禱兒子能保守初心,亦盼社會了解年輕人的躁動,不要把他們逼上絕路。
每日繫黃絲帶等子出獄
梁媽媽讀過很多遍《目送》,每次都為母子分離流淚,但從未想過兒子因坐監而離開家庭。上月15日梁曉暘判囚,梁媽媽在窗簾繩繫上第一條黃絲帶,至今綁了20多條,但離出獄日子還很遠。家裏窗框亦綁了無數絲帶,那是三年前雨傘運動時,梁媽媽為守望兒子和教會的女孩綁上。
兒子入獄後,梁媽媽寫了六封信寄到獄中。她每朝在窗前為兒子祈禱,入夜就點上燭光,「祈禱未必有足夠言詞去表達,燭光可以留低落嚟,就好似一啲心聲未曾能夠盡訴時候,你留下燭光,嗰種守望係一種延續」。
梁曉暘生於小康之家,一家三口都是基督徒。家人偶爾參與六四燭光集會、七一遊行,但梁媽媽未想過兒子走到社運前線。東北撥款通過前一晚,梁曉暘問媽媽:「如果我俾人拉咗,你會唔會保釋我啊?」梁媽媽答當然會,又提點他凡事有後果,要避免與警察衝突。
翌日示威者嘗試衝入立法會大樓,梁媽媽看電視新聞見到兒子被捕,她說若是一般市民,只看電視畫面亦會覺得示威者暴力,但因兒子身在其中,她上網了解東北事件,理解示威者為何不滿立法會強行通過撥款。法庭上檢控官形容示威者行為近似暴動,她覺得當局想殺雞儆猴,「其實呢隻雞唔需要一定死嘅。不過有人覺得馬騮喺度搞搞震,殺咗隻雞,馬騮咪驚囉」。
梁媽媽不懂判斷刑期是否過重,但記得原審裁判官溫紹明說過,希望東北案13人用更聰明方式實踐理想。她同意溫官說法,亦想社會明白年輕人的躁動,「年輕人會問,仲有啲乜可以做?佢哋希望有效果,唔係行禮如儀。希望社會有改變,衝擊背後希望社會變得更美善、更公義,呢個係佢哋想要嘅嘢」。
她擔心社會沒溝通,將年輕人逼上梁山,「如果社會冇再有任何改變,仍然覺得我話事,你冇得say,依家係我判定你係點嘅時候,其實躁動年輕人只有越走越激。我唔想見到咁,我亦唔想見到我個仔逼上一條絕路。即使係行公義,我都唔想我個仔犧牲,點解一定要流血?甚至好似《十年》嗰套戲講要有人自焚,我唔想見到,我唔希望社會變成咁」。
■記者潘柏林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