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大潭道水壩段早前有Tesla電動車與巴士狹路相遇,進退不得引致大塞車。運輸署9月下旬將於該處試裝交通燈一天,驗證成效。有區議員質疑只治標,「如果(交通燈)處理唔到,政府始終都係要考慮其他方法」,促政府積極解決規劃問題。
記者:葉偉東
南區大潭道是連接柴灣與赤柱的主要通路,惟路段車多路窄,水壩段兩條行車線僅闊5米,南區區議會今天將討論上述措施。根據運輸署提交該會的文件,署方擔心在水壩段設置交通燈或嚴重拖延整體車輛行駛時間,令交通容量低於流量,故早前未考慮,但鑑於多次收到附近居民及公眾人士要求設交通燈,故決定於9月下旬其中一個工作天,在該路段進行交通燈試驗;屆時路段將改為單線行車,兩端設臨時交通燈,由上午7時至下午7時,為期一天。
署方又指,該路段早上及下午的學校上落課時段交通略為擠塞,故決定延長禁止重逾三噸車輛(巴士及小型巴士除外)由北面進入該路段的時限,由上午8時至10時及下午5時至7時,延長至上午7時至10時及下午3時至7時。署方早前實施24小時禁止停車限制及豎立交通標誌,勸駕駛者讓路予巴士。
區議員質疑治標不治本
南區區議員區諾軒指,大潭道水壩段經常擠塞,源於不少車輛不守道路規則,經常切線、爬頭,令窄路更添混亂。區對試裝交通燈成效持觀望態度,「起碼都叫解決問題嘅第一步」。
區議會將參考當日實測情況,看交通燈是否真能解決問題,但質疑長遠治標不治本,「因為該路段嘅道路規劃問題始終未解決,如果(交通燈)處理唔到,政府始終都係要考慮吓其他方法」;區又指大潭道水壩段為古蹟範圍,不能隨意改建道路,早前區議會討論興建天橋或繞路方案,促政府更積極研究解決方法。
記者:葉偉東
南區大潭道是連接柴灣與赤柱的主要通路,惟路段車多路窄,水壩段兩條行車線僅闊5米,南區區議會今天將討論上述措施。根據運輸署提交該會的文件,署方擔心在水壩段設置交通燈或嚴重拖延整體車輛行駛時間,令交通容量低於流量,故早前未考慮,但鑑於多次收到附近居民及公眾人士要求設交通燈,故決定於9月下旬其中一個工作天,在該路段進行交通燈試驗;屆時路段將改為單線行車,兩端設臨時交通燈,由上午7時至下午7時,為期一天。
署方又指,該路段早上及下午的學校上落課時段交通略為擠塞,故決定延長禁止重逾三噸車輛(巴士及小型巴士除外)由北面進入該路段的時限,由上午8時至10時及下午5時至7時,延長至上午7時至10時及下午3時至7時。署方早前實施24小時禁止停車限制及豎立交通標誌,勸駕駛者讓路予巴士。
區議員質疑治標不治本
南區區議員區諾軒指,大潭道水壩段經常擠塞,源於不少車輛不守道路規則,經常切線、爬頭,令窄路更添混亂。區對試裝交通燈成效持觀望態度,「起碼都叫解決問題嘅第一步」。
區議會將參考當日實測情況,看交通燈是否真能解決問題,但質疑長遠治標不治本,「因為該路段嘅道路規劃問題始終未解決,如果(交通燈)處理唔到,政府始終都係要考慮吓其他方法」;區又指大潭道水壩段為古蹟範圍,不能隨意改建道路,早前區議會討論興建天橋或繞路方案,促政府更積極研究解決方法。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