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蘋果日報】美國太空總署(NASA)20年前發射的土星探測船「卡西尼號」(Cassini),昨日按計劃衝入土星大氣層自毀,為這項有去無回的任務畫上句號。「卡西尼號」一生成就逾數千份科學研究,為人類揭開土星的神秘面紗。天文學家紛紛表達不捨,「這就似痛失一位老朋友」。
本港昨晚7時55分,由「卡西尼號」發送到加州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JPL)的無線電訊息驟然中斷,這艘服役了20年的探測船從此沉默無聲。逾1,500名聚首JPL給「卡西尼號」送別的現任及前任JPL職員,有人擁抱、有人以紙巾拭淚,心中萬分不捨。
NASA是因為避免對可能有生命的土衞二、六造成損害,讓「卡西尼號」耗盡燃料後,以時速11.3萬公里衝入土星大氣層,如流星般燒毀。英國李斯特大學天文物理系教授考利說,「很傷感看到『卡西尼號』周五消逝,尤其是當我們建造的儀器仍能完美運作」,但明白有必要。
自毀前傳測量數據
有份參與建造「卡西尼號」的美國工程師席爾瓦亦非常傷感,表示:「我為有份參與計劃感到自豪,對它的成功更與有榮焉……但這就似痛失一位老朋友。」已參與計劃23年的美國工程師韋伯斯特留在支援中心直至凌晨,見證「卡西尼號」的最後時刻。兩人均有意與「卡西尼號」一同榮休。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天文學家科茨讚揚計劃中的登陸土衞六任務,改變了科學界對生命起源的理解,讓土衞二、六、火星等同列為可能擁有生命的天體,「完全改寫了土星教科書」。英國雷丁大學天文物理教授指計劃衍生逾4,000份科學研究,而最後的珍貴數據還會造就更多研究。
「卡西尼號」於1997年10月15日於美國發射升空,整項任務耗資逾32.6億美元(約254.3億港元),「卡西尼號」昨最後一次越過土星環外層的F環期間直至自毀一刻,仍向地球傳送土星大氣層等珍貴測量數據。
法新社/路透社
本港昨晚7時55分,由「卡西尼號」發送到加州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JPL)的無線電訊息驟然中斷,這艘服役了20年的探測船從此沉默無聲。逾1,500名聚首JPL給「卡西尼號」送別的現任及前任JPL職員,有人擁抱、有人以紙巾拭淚,心中萬分不捨。
NASA是因為避免對可能有生命的土衞二、六造成損害,讓「卡西尼號」耗盡燃料後,以時速11.3萬公里衝入土星大氣層,如流星般燒毀。英國李斯特大學天文物理系教授考利說,「很傷感看到『卡西尼號』周五消逝,尤其是當我們建造的儀器仍能完美運作」,但明白有必要。
自毀前傳測量數據
有份參與建造「卡西尼號」的美國工程師席爾瓦亦非常傷感,表示:「我為有份參與計劃感到自豪,對它的成功更與有榮焉……但這就似痛失一位老朋友。」已參與計劃23年的美國工程師韋伯斯特留在支援中心直至凌晨,見證「卡西尼號」的最後時刻。兩人均有意與「卡西尼號」一同榮休。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天文學家科茨讚揚計劃中的登陸土衞六任務,改變了科學界對生命起源的理解,讓土衞二、六、火星等同列為可能擁有生命的天體,「完全改寫了土星教科書」。英國雷丁大學天文物理教授指計劃衍生逾4,000份科學研究,而最後的珍貴數據還會造就更多研究。
「卡西尼號」於1997年10月15日於美國發射升空,整項任務耗資逾32.6億美元(約254.3億港元),「卡西尼號」昨最後一次越過土星環外層的F環期間直至自毀一刻,仍向地球傳送土星大氣層等珍貴測量數據。
法新社/路透社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