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蘋果日報】美國太空總署經過近60年,對太陽系內主要星體大概都進行過探索,現時主要目標是在2030年代派人登陸火星,除了研發「獵戶座」新一代載人太空船,「好奇號」火星車和三顆人造衞星,持續蒐集火星多方面數據。
飛小行星探索生命起源
而為測試火星載人任務的有關太空飛行技術,太空總署還有一個野心勃勃的「小行星重定向任務」,計劃派無人太空船到小行星採集巨石帶到月球軌道,供太空人在2020年代登上探索。另一矚目小行星任務是去年升空的「奧西里斯-REx」太空船,明年將飛到小行星「貝努」,收集塵土樣本帶回地球,探索生命起源。
外太陽系行星探索方面,「卡西尼號」土星任務結束後,仍進行的任務剩下「朱諾號」,圍繞木星飛行蒐集大氣和磁場等數據,計劃明年2月降入木星大氣層自毀。「新視野號」前年飛越冥王星後,正轉向太陽系邊緣的「2014 MU69」小行星進發。
衝出太陽系方面,40年前升空的「航行者1號」,2012年飛出太陽系後,現仍在星際空間飛行和傳數據回地球,料可運作至2020年,其姊妹太空船「航行者2號」仍飛向太陽系邊緣。
太空總署網站/《蘋果》記者
飛小行星探索生命起源
而為測試火星載人任務的有關太空飛行技術,太空總署還有一個野心勃勃的「小行星重定向任務」,計劃派無人太空船到小行星採集巨石帶到月球軌道,供太空人在2020年代登上探索。另一矚目小行星任務是去年升空的「奧西里斯-REx」太空船,明年將飛到小行星「貝努」,收集塵土樣本帶回地球,探索生命起源。
外太陽系行星探索方面,「卡西尼號」土星任務結束後,仍進行的任務剩下「朱諾號」,圍繞木星飛行蒐集大氣和磁場等數據,計劃明年2月降入木星大氣層自毀。「新視野號」前年飛越冥王星後,正轉向太陽系邊緣的「2014 MU69」小行星進發。
衝出太陽系方面,40年前升空的「航行者1號」,2012年飛出太陽系後,現仍在星際空間飛行和傳數據回地球,料可運作至2020年,其姊妹太空船「航行者2號」仍飛向太陽系邊緣。
太空總署網站/《蘋果》記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