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紅會准男同志捐血9.25實施 須一年無性行為陳志全:一年禁令也屬歧視長青網文章

2017年09月1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9月15日 19:35
2017年09月15日 19: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自1981年出現世界首宗男男性交感染愛滋病個案後,本港紅十字會隨即禁止男男性接觸者捐血。36年後,本港紅十字會宣佈放寬「禁令」,9月25日起,容許在過去1年未曾發生性行為的男同志接受捐血測試,通過的話便可捐血。紅十字會行政及醫務總監李卓廣強調決定有多國的科學數據支持;關注同志權益團體則認為,紅會在篩選捐血者時,應關注其性行為是否安全,而不應針對某一類人。
記者:于健民
紅十字會行政及醫務總監李卓廣表示,當局就是否放寬男同志捐血討論經年,但是世界各地的相關數據在2010年才陸續出現,當局需要審慎分析,以決定是否跟隨外國做法。
會方:暫緩期參考外國經驗
他指,今次決定依據了英、美、澳及本地學者研究,其中澳洲數據指,如果把暫緩捐血期限設為1年,不會增加輸血感染愛滋病風險;本地研究則提出,設暫緩期會令捐血者更誠實回答包括性行為等健康問題,變相減低潛在風險。加上參考已實施相關暫緩期國家的經驗,決定由本月25日開始,男男性接觸者如在過去1年內沒有發生性行為(肛交或口交),便可接受健康諮詢,通過者便可捐血。
至於把暫緩期設為6個月、又或不設限期等其他方法,李指現階段醫學證據未夠充份,紅十字會每年會最少一次檢視政策。
現時紅十字會採用核酸檢驗方法,測試血液有否帶愛滋病毒,但中間有6日「空窗期」,其間愛滋病毒數量或不足以被驗出。中心指,會繼續透過問卷測試、健康諮詢,以及為血包作一系列傳染病測試等,減低潛在感染愛滋病毒風險,強調風險極微。
不預期捐血人數大增
該項「禁令」過去多次被指是歧視男同志,李卓廣昨回應指,中心並非受到關注團體的壓力而「跪低」,強調一向依據充份的科學證據作出每個決定。但他亦承認,今次放寬「禁令」後,不預期捐血人數大幅增加。
早已宣佈「出櫃」的立會議員陳志全昨日在fb發表回應表示,捐血禁令針對的應是不安全性行為,而非性傾向,直指「如果終身禁令是歧視,一年禁令也一樣」。大愛同盟亦指出,雖然對新政策表示歡迎,但紅十字會只是「向前行了一小步」,認為當局應針對捐血者本身有否不安全性行為。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