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本土研究社發現有業權人以短期租約方式,低價租用豪宅旁的官地,再興建私家泳池及網球場。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昨承認,現時以短期租約批租官地透明度不足,日後將公開新批及續租短租土地的呎租、面積及地界等資料,料最快明年上載至網站供公眾查閱。
本土研究社前日公佈低密度豪宅區內「富豪設施用地」研究,發現31個地段業權人透過短期租約方式、在未經招標下租用政府官地,興建23個私家泳池及8個網球場。部份短租個案所涉及的官地面積,較業權人本身持有的面積為大,引起社會爭議。
稱不招標會更有效使用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昨與傳媒午宴時稱,現時全港約有5,000份短租合約,涉及約2,400公頃的土地,當中1,600公頃為機場三跑工地,其餘包括球場、更亭及電訊設施,並非全部用作泳池及網球場等用途。
不過,他承認現時以短期租約批租官地透明度不足,「公眾要查閱呢啲個案嘅資料方便度不足,要去分區地政處搵地段索引圖」。他指在今年底先將約800多幅未有長遠用途的土地資料,包括面積及地段資料上載網頁,下一階段才公開短租土地的呎租、面積等資料上載供公眾查閱。
對於外界質疑部份短租地未有公開招標就批出,黃解釋直接批租是希望更有效使用土地資源,「好多都係住附近,其他人好難去到」,但未來會研究是否公開招標批租。
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稱,多年來一直要求政府公開短租土地的資料,「依家話會網上公開都係慢咗」。他要求政府同時全面公開土地租用人、租用年期及批租理由等資料。黃偉綸又稱,署方積壓的非法霸佔官地個案由最高峯達7,000多宗,減至現時約2,000多宗,未來2至3年可完成積壓個案。
另外,發展局副局長廖振新早前申報在元朗擁有一間村屋及約一萬平方呎農地的六分之一業權,惹利益衝突質疑。廖振新昨透露,農地和村屋均為父親遺產,因繼承手續仍在進行,他暫無法處理,承認自己官職較敏感,故傾向手續完成後將農地業權轉予家人。
■記者譚靜雯、鍾雅宜
本土研究社前日公佈低密度豪宅區內「富豪設施用地」研究,發現31個地段業權人透過短期租約方式、在未經招標下租用政府官地,興建23個私家泳池及8個網球場。部份短租個案所涉及的官地面積,較業權人本身持有的面積為大,引起社會爭議。
稱不招標會更有效使用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昨與傳媒午宴時稱,現時全港約有5,000份短租合約,涉及約2,400公頃的土地,當中1,600公頃為機場三跑工地,其餘包括球場、更亭及電訊設施,並非全部用作泳池及網球場等用途。
不過,他承認現時以短期租約批租官地透明度不足,「公眾要查閱呢啲個案嘅資料方便度不足,要去分區地政處搵地段索引圖」。他指在今年底先將約800多幅未有長遠用途的土地資料,包括面積及地段資料上載網頁,下一階段才公開短租土地的呎租、面積等資料上載供公眾查閱。
對於外界質疑部份短租地未有公開招標就批出,黃解釋直接批租是希望更有效使用土地資源,「好多都係住附近,其他人好難去到」,但未來會研究是否公開招標批租。
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稱,多年來一直要求政府公開短租土地的資料,「依家話會網上公開都係慢咗」。他要求政府同時全面公開土地租用人、租用年期及批租理由等資料。黃偉綸又稱,署方積壓的非法霸佔官地個案由最高峯達7,000多宗,減至現時約2,000多宗,未來2至3年可完成積壓個案。
另外,發展局副局長廖振新早前申報在元朗擁有一間村屋及約一萬平方呎農地的六分之一業權,惹利益衝突質疑。廖振新昨透露,農地和村屋均為父親遺產,因繼承手續仍在進行,他暫無法處理,承認自己官職較敏感,故傾向手續完成後將農地業權轉予家人。
■記者譚靜雯、鍾雅宜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