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蘋果》直擊雞隻活35日即屠宰輸港黑心肉風波 巴西商會稱警查錯長青網文章

2017年09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9月13日 20:35
2017年09月13日 20: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本港去年進口6億公斤巴西凍肉,佔總入口量四成。雞、牛及豬出口量分別位列全球第一、第二及第四,巴西有逾1,000萬人從事畜牧及農業,間接養活73億張嘴。《蘋果》記者上月底遠赴巴西,直擊供港雞隻農場及屠房現場,由飼養到包裝,風行全球的凍肉是這樣煉成的。
《蘋果》記者佘錦洪巴西直擊
作為畜牧業大國,據巴西動物蛋白協會(ABPA)數據顯示,去年巴西共出口438萬噸雞肉及73.2萬噸豬肉,其中香港入口量分別排第6及第2位;據巴西肉類進出口協會(ABIEC)數字,去年巴西總牛肉出口量達140萬噸,香港更是最大的牛肉出口目的地。
作為畜牧業大國,據巴西動物蛋白協會(ABPA)數據顯示,去年巴西共出口438萬噸雞肉及73.2萬噸豬肉,其中香港入口量分別排第6及第2位;據巴西肉類進出口協會(ABIEC)數字,去年巴西總牛肉出口量達140萬噸,香港更是最大的牛肉出口目的地。
食安中心:抽驗合格
《蘋果》記者於距離第一大城市聖保羅市兩小時車程的小鎮伊塔佩蒂寧加(Morro do Alto),找到一個供港養雞場。雞場內設有一有蓋雞舍,採用無籠飼養,近兩萬隻白肉雞可在約1,320平方米空間內走動。場內設通風及自動餵養系統,只需3個人管理。雞場員工指白肉雞平均生長周期為35天,其後送往屠房集中屠宰。
《蘋果》與全球記者參觀位於聖保羅州內博伊圖瓦的Zanchetta Alimentos雞隻屠房。屠房佔地達42萬平方米,平均每日可處理36萬隻雞,三成用於出口,其中雞全翼、雞中翼、雞翼尖及雞腳會供應香港。
雞隻運到屠房後,要經過10道工序,始分發到各零售商或運往海外。首先將雞擊暈及放血,其後在不同機器間除毛及簡單分割,再送到各生產線。工人會戴防割手套切出雞胸或雞柳等,再送往包裝及冷藏。員工着上全套保護衣,專人打掃確保無積水或肉碎殘留地上。為免雞肉變壞,屠房內切割區溫度平均在10℃以下,儲藏區更為零下20℃,工人需額外穿羽絨保溫。廠房每日24小時運作,有1,600工人。
巴西今年初爆出疑黑心肉事件,截至7月,供港雞肉與去年相若為1.47億公斤,但牛肉及豬肉入口量都應聲下跌20%及14.9%,分別只有1億及0.83億公斤。不過,ABPA市場副主席Ricardo Santin稱事後農業部已馬上派員到各地屠房調查,未有發現違規,亦無發現腐肉,認為是巴西聯邦警察調查出錯。本港食安中心回覆指,3月起已於進口及零售層面加強抽驗由巴西進口的冷藏及冰鮮肉類和禽肉樣本,結果全部合格。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