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因家庭破碎或犯事而入住院舍的兒童,缺乏父母照顧成長需要,身心備受挑戰。香港兒科醫學會及香港兒科基金指,高達95%的兒童及青年入住院舍前已有情緒問題,高達85%拘留時精神健康出問題,建議進入院舍或懲教院所48小時內做健康評估。
懲罰理念被指過時
基金秘書長王曉莉引述外國研究指,高達95%兒童及青少年入住院舍前已有情緒問題;高達81%在拘留期間出現一種或多種精神問題、約三至四成青少年剛被拘留時已有身體健康問題及高達63%有自殺或自殘傾向。王稱香港目前無為院舍兒童及在囚青年作常規性健康篩檢及精神評估,建議在進入院舍和懲教院所的首48小時及一周內,進行健康檢查和全面精神評估。懲教署及社會福利署截稿前未有回覆。
基金會主席陳作耘則稱,懲教署以懲罰為理念過時,因過多的懲罰會令青年更反叛或反社會。他續指,歐美國家近年採用「青年司法及公義」概念取代懲罰,即強調要先了解青年犯罪動機,再協助少年犯解決根源問題。陳又說去年無一宗投訴懲教人員個案獲證明屬實是難以置信,促設監懲會。
懲教署回應指,院所醫生會為每名新收納的在囚人士進行身體檢查,了解其健康狀況及病歷,如有需要會即時轉介。由2006年10月亦為教導所、勞教中心、更生中心和戒毒所服刑人士,和判刑2年或以上的本地在囚人士進行評估和更生計劃配對。
■記者李詠希
懲罰理念被指過時
基金秘書長王曉莉引述外國研究指,高達95%兒童及青少年入住院舍前已有情緒問題;高達81%在拘留期間出現一種或多種精神問題、約三至四成青少年剛被拘留時已有身體健康問題及高達63%有自殺或自殘傾向。王稱香港目前無為院舍兒童及在囚青年作常規性健康篩檢及精神評估,建議在進入院舍和懲教院所的首48小時及一周內,進行健康檢查和全面精神評估。懲教署及社會福利署截稿前未有回覆。
基金會主席陳作耘則稱,懲教署以懲罰為理念過時,因過多的懲罰會令青年更反叛或反社會。他續指,歐美國家近年採用「青年司法及公義」概念取代懲罰,即強調要先了解青年犯罪動機,再協助少年犯解決根源問題。陳又說去年無一宗投訴懲教人員個案獲證明屬實是難以置信,促設監懲會。
懲教署回應指,院所醫生會為每名新收納的在囚人士進行身體檢查,了解其健康狀況及病歷,如有需要會即時轉介。由2006年10月亦為教導所、勞教中心、更生中心和戒毒所服刑人士,和判刑2年或以上的本地在囚人士進行評估和更生計劃配對。
■記者李詠希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