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健康
健康
詳情#
【蘋果日報】不少中風患者在病發前都是身體壯健或有一技之長,但發病後喪失手腳活動能力,生活起了巨變。麥理浩復康院臨床心理學家麥健妍指出,部份病人或因難以承受中風帶來的打擊而意志消沉,從而影響治療進度,建議照顧者除了多留意病人情緒外,也可一起製作「願望清單」,寫下短、中、長期的康復目標,並在病人取得進展時多加讚許,有助建立自信。
可畫圖溝通減焦慮
麥健妍表示,中風病人較常會因身體狀況差而感到焦慮,但或因言語能力受限而未能表達自己,照顧者可以利用表情圖案、簡單圖畫等與病人溝通。她又稱,這類病人也傾向害怕處於陌生環境,照顧者可與病人一起預演,如模擬在人多場合中突然「講錯嘢」時,應如何打圓場。
麥又指,願望清單內的目標,可以簡單如雙手握緊重物,或是重拾患者發病前的興趣,如考取駕駛執照等,讓中風病人在漫長的康復路上,能夠時刻保持信念。該院言語治療師鄭敏慧表示,部份病人的終極目標是重新投入社會工作,照顧者可透過模擬職場面試及簡單的工作測試等,讓病人做好心理準備。
■記者于健民
可畫圖溝通減焦慮
麥健妍表示,中風病人較常會因身體狀況差而感到焦慮,但或因言語能力受限而未能表達自己,照顧者可以利用表情圖案、簡單圖畫等與病人溝通。她又稱,這類病人也傾向害怕處於陌生環境,照顧者可與病人一起預演,如模擬在人多場合中突然「講錯嘢」時,應如何打圓場。
麥又指,願望清單內的目標,可以簡單如雙手握緊重物,或是重拾患者發病前的興趣,如考取駕駛執照等,讓中風病人在漫長的康復路上,能夠時刻保持信念。該院言語治療師鄭敏慧表示,部份病人的終極目標是重新投入社會工作,照顧者可透過模擬職場面試及簡單的工作測試等,讓病人做好心理準備。
■記者于健民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