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漁護署牛隻管理隊在2011年年底成立,翌年開始「捕捉、絕育、遷移」計劃,主動捕捉流浪牛,再施行絕育手術,以及釘上耳牌記錄,減低牛隻對公眾和交通的滋擾;部份更被安裝GPS,方便署方監察活動範圍。
署方指絕育後的牛隻會遷往到同區的郊野公園,至本年7月於西貢區共進行297次牛隻遷移或放回行動,大部份牛隻健康良好。據署方今年呈交立會的文件,遷移地點需有足夠草源、水源及樹林供牛隻棲息,並與市區公路有一定距離等。惟因濕地不適合黃牛居住,故只能遷移少量水牛到米埔自然保護區。
另外,署方正研究在適當地點設置牛路坑,即在路面上安裝中間有坑的裝置,防止牛隻越過;亦在2015年起為偏遠地區的雌性牛注射避孕疫苗,控制牛隻數量。
署方指絕育後的牛隻會遷往到同區的郊野公園,至本年7月於西貢區共進行297次牛隻遷移或放回行動,大部份牛隻健康良好。據署方今年呈交立會的文件,遷移地點需有足夠草源、水源及樹林供牛隻棲息,並與市區公路有一定距離等。惟因濕地不適合黃牛居住,故只能遷移少量水牛到米埔自然保護區。
另外,署方正研究在適當地點設置牛路坑,即在路面上安裝中間有坑的裝置,防止牛隻越過;亦在2015年起為偏遠地區的雌性牛注射避孕疫苗,控制牛隻數量。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