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深圳特區擴張 吞汕尾合作區由深市政府直接管轄大批產業轉入長青網文章

2017年09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9月09日 06:35
2017年09月09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蘋果日報】內地首個特別合作區「深(圳)汕(尾)特別合作區」體制機制調整方案,近日由廣東省正式通過。方案決定將合作區交深圳主管,成為深圳市派出機構。此不但意味深圳全面接管這塊約近半個香港大小的「殖民地」,亦意味合作方汕尾市由此失去對該地的主導權,只可分享區內經濟收成,不能再藉合作區「封官授爵」。


深汕特別合作區,又被譽為是深圳特區的「殖民地」,是深圳當局為緩解特區用地緊張、同時安置產業轉移謀求向外擴張的策略;對汕尾則可刺激帶動當地經濟;故深汕兩地一拍即合,在廣東省當局大力支持下,圈地開建,於2011年2月正式掛牌成立。雙方約定合作30年,由2011年至2040年止。


合作區成立後,深汕雙方不但約定區內產值、稅收等經濟紅利的分配,連合作區管委會的「官名爵位」亦講定數:管委會書記由汕尾出,主任由深圳派,其他官位也由兩市均分。由於當局授予合作區享「地市級」權力架構,對於本身也不過是地市級的汕尾(深圳為副省級)的官場,實在令人垂涎。合作區創立幾年,為深汕兩市官員提供又一上升階梯。


據悉,這種體制機制合作模式雖然表面「公平」,但隱藏不少弊端,尤其受到深圳方面的詬病,指其制約着合作區的發展。廣東省當局經商研後決定「改制」,前日通過深汕特別合作區體制機制調整,決定合作區調整為深圳全面主導,正式改為深圳市委市政府派出機構。這意味在30年的合作期內,該區將由深圳直接管轄,成為深圳「屬地」。


合作區面積近半個香港

深汕特別合作區位於汕尾市海豐縣,與惠州市惠東縣接壤,包括鵝埠、小漠、鮜門、赤石4鎮,總面積468.3平方公里,接近半個香港大小;目前人口僅7.3萬,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僅161人。因前不屬珠三角、後不近粵東經濟區,發展比較落後。合作區成立後,大批產業從深圳特區轉入,加上當局高端規劃,給當地經濟帶來機會。


廣東省政府網/《蘋果》記者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