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專家論勢:基本金屬緣何價漲?長青網文章

2017年09月0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9月08日 06:35
2017年09月08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

今年以來CRB大宗商品指數下跌近5%,主要是油價其間下跌近9%所致,美國產量及庫存量增多,抵銷了早前油組及俄羅斯達成減產的成效。雖然整體商品指數以及油價表現偏軟,但其他三大類商品包括基本金屬、貴金屬以及農產品均錄得升幅,三大分類指數今年以來分別上升20%、14%及5%,當中基本金屬價格在過去12個月升幅達36%。


基本金屬之中,鋅、銅及鋁等主要工業用金屬均錄得強勁升幅,三者今年以來均升逾兩成。事實上,鋅價自2016年初的低點至今已累積升幅逾1倍,其間銅價亦累升逾6成。有關基本金屬價漲的分析報告不多,一般投資者大多會聯想到今年以來的美滙弱勢所致。此外,多個經濟大國積極擴大基建開支以撐經濟,包括由中國牽頭的「一帶一路」項目,亦製造了不少對基本金屬需求的憧憬。


實際上,在過去一年多,基本金屬的需求面尚未發生重大變化,全球經濟復蘇緩慢,是壓抑需求的一大原因。基本金屬價漲,更大的程度是由於供應面的變化所致。自2011年初至2016年初,基本金屬價格大跌逾7成,導致不少中小型礦業公司無法維持利潤以致停產或被迫停業,其間中國更積極推動「去產能」及「去槓桿」等調控。在過去幾年間,全球礦業或資源企業雖已經歷不少整合,但當中的資金運作大多以維持基本營運為目標,實際投入資金去開發新項目或提升產能及生產質素的比例甚低。


在多年來過度去產能這前提下,基本金屬的供應量不但已開始呈現不足,舊有的礦場在沒有更新設備的情況下所生產的質與量均正在下降,因此造成了今年以來基本金屬價格大幅回升。預計在未來幾年,將不會有足夠的新產能設備去替代舊有的項目,若其間美滙持續偏軟、以及多國的基建及擴軍舉動逐步提升,當前基本金屬「供不應求」這趨勢料會延續。


潘國光

富邦銀行(香港)第一副總裁兼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潘國光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