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小南國副線力攻年輕市場長青網文章

2017年09月0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9月08日 06:35
2017年09月08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專題】

甫踏入小南國,不論裝修風格、員工等均甚有「中國風」,反觀副線「南小館」則走清新路線。上月小南國公司更正式改名為「國際天食集團」(3666)。集團事業群副總裁胡震接受訪問時表示,期望改名後可將集團打造成國際性及年輕品牌,並大力發展南小館,明年亦會在港開展多一個新品牌,主攻後生仔女。


南小館成本較小南國低

胡震解釋,中央加大打貪力度,加上旅客下跌,令來自內地的豪客減少,故主打商務客及宴客為主的「上海小南國」近兩年經營困難,加上為配合設計風格,小南國所需面積較副線如南小館多近一倍,更添成本壓力。


撇除24間Pokka Café及1間日式餐廳「俺的」,目前集團在香港共有4間「上海小南國」、3間「1987小南國」及6間南小館。截至今年6月底止中期業績,本港6間南小館中期合計收益為5,040萬元人民幣(約6,058萬港元),即平均每間收益約1,009萬元;而小南國平均每間收益則為1,183萬元,兩者收入相差只得174萬元。


胡震指出,小南國所需店舖面積較南小館大,租金兼人力成本亦較高,因此在經營效益上,南小館「更勝一籌」,集團亦看好南小館市場,下半年會在青衣多開一間分店,明年會再添1至2間分店,目標在住宅區。


胡震補充,小南國平均單價約220元至250港元,南小館則是120元至140港元,下年推出的新品牌會更加相宜,店舖面積亦會較目前南小館細,「在人工、租金、裝修投入,會比小南國更精簡,更具優勢」。


他直言,未來以南小館發展為主,暫時未有計劃再新增小南國,但強調並非放棄,又稱該品牌在國內發展不錯。


記者:范穎琛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