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健康
健康
詳情#
【蘋果日報】食水不可或缺,但原來也已受「膠污染」所害?外國媒體聯同大學測試發現,全球多個國家的自來水,都受到微塑膠污染,比率達83%,其中美國更超過90%。專家擔心會危害健康,籲盡快研究。
非牟利媒體Orb Media聯同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公共衞生學院,抽查159個來自全球亞、非、歐、美多國自來水樣本,赫然發現大都含有直徑2.5微米(2,500納米)或以上的塑膠纖維,每500毫升的含量由1.9個至4.8個不等。
美重災區 環保局也中招
其中美國和黎巴嫩為「重災區」,約94%樣本都含微塑膠,其中美國重要建築如國會大樓、環保局總部和紐約特朗普大樓都有份。英國、德國和法國等歐洲國家的污染比率相對較低,但也有約72%。
愛爾蘭今年6月的一項研究,也早已發現自來水和井水大都存在微塑膠。領導研究的哥爾威-梅奧理工學院學者馬洪(Anne Marie Mahon)指出,現時標準的食水處理系統,絕少過濾水平會低至10微米,因此不可能隔絕所有微塑膠。Orb在美國部份樽裝水樣本,也驗出微塑膠。
馬洪指食水含微塑膠,有兩大健康隱憂。第一是食水含膠纖維,亦可能含暫未驗出的納米級粒子,納米粒子可穿透細胞,對健康影響未明;第二是微塑膠可吸引病菌和病原體,也可以吸收和儲存有毒物質,研究顯示會在野生動物體內釋放毒物。紐約州立大學塑膠污染問題專家梅森(Sherri Mason)指:「既然這(塑膠污染)影響野生動物,那為何又不會影響人體呢?」過往也有研究指,海洋正受到微塑膠污染,而人類進食含微塑膠的海產後,可能影響健康。
馬洪認為,今次的發現亮起警號,需要再進一步研究這些塑膠的來源,以及吸入數量對健康帶來的影響。「我們在生活中需要塑膠,但棄置方式不當,以致損害環境,也是我們的責任。」
英國《衞報》
非牟利媒體Orb Media聯同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公共衞生學院,抽查159個來自全球亞、非、歐、美多國自來水樣本,赫然發現大都含有直徑2.5微米(2,500納米)或以上的塑膠纖維,每500毫升的含量由1.9個至4.8個不等。
美重災區 環保局也中招
其中美國和黎巴嫩為「重災區」,約94%樣本都含微塑膠,其中美國重要建築如國會大樓、環保局總部和紐約特朗普大樓都有份。英國、德國和法國等歐洲國家的污染比率相對較低,但也有約72%。
愛爾蘭今年6月的一項研究,也早已發現自來水和井水大都存在微塑膠。領導研究的哥爾威-梅奧理工學院學者馬洪(Anne Marie Mahon)指出,現時標準的食水處理系統,絕少過濾水平會低至10微米,因此不可能隔絕所有微塑膠。Orb在美國部份樽裝水樣本,也驗出微塑膠。
馬洪指食水含微塑膠,有兩大健康隱憂。第一是食水含膠纖維,亦可能含暫未驗出的納米級粒子,納米粒子可穿透細胞,對健康影響未明;第二是微塑膠可吸引病菌和病原體,也可以吸收和儲存有毒物質,研究顯示會在野生動物體內釋放毒物。紐約州立大學塑膠污染問題專家梅森(Sherri Mason)指:「既然這(塑膠污染)影響野生動物,那為何又不會影響人體呢?」過往也有研究指,海洋正受到微塑膠污染,而人類進食含微塑膠的海產後,可能影響健康。
馬洪認為,今次的發現亮起警號,需要再進一步研究這些塑膠的來源,以及吸入數量對健康帶來的影響。「我們在生活中需要塑膠,但棄置方式不當,以致損害環境,也是我們的責任。」
英國《衞報》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