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特首林鄭月娥下月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她提出的港人首次置業上車盤成焦點。林鄭昨表明首置上車盤將以「讀完書、做緊嘢,亦可能收入唔錯」的年輕家庭為對象。據悉為增加供應量,政府有意與發展商合作,以補地價折扣作誘因,交換發展商將部份建成單位用作首置上車盤。雖然林鄭建議獲各方支持,但有關注房屋政策團體表明,政府須確保公眾利益高於發展商利益,否則官商勾結批評勢必重臨。記者:林俊謙
林鄭月娥昨出席一個房屋論壇後,主動回應坊間有關港人首置上車盤報道,首次透露計劃構思。她表明港人首置上車盤的對象,主要是相對較年輕、收入又超出申請居屋上限的香港永久性居民家庭,「佢哋讀完書、做緊嘢,亦可能收入唔錯,但都冇辦法可以即時喺私營房屋巿場置業」,而曾擁有居屋或現時擁有物業人士不符購買資格。
傳家庭入息上限為7.2萬
早前有報道指,港人首置上車盤會因應申請人負擔能力定價,有傳入息限制將以家庭收入中位數釐定,亦有消息指會高於居屋入息上限的52,001元至72,000元之間,轉售限制亦較居屋嚴格,包括只能以原價賣回政府,防止炒賣。
林鄭昨未詳述,只說待《施政報告》時才詳細交代具體申請資格及定價,又指市民可以想像,若有關單位定價越是一般巿民可以負擔,各種限制一定越多,又指日後港人首置上車盤「無論喺個面積、設計或者裝潢方面,都會比較樸素、樸實一啲」。她又強調房屋非簡單商品,「房屋係一個好重大嘅民生議題」,而政府有責任向市民提供安居及置業機會,相信購買港人首置上車盤的家庭,隨着自身努力,日後有能力進入私樓巿場。
林鄭又首次表明,「盡量唔會」使用興建公屋的土地建港人首置上車盤,否則會直接影響公屋供應。據悉林鄭構思中的其中一個土地來源,就是地產商現有土地儲備,政府以公私營合作模式建港人首置上車盤;更有消息稱,林鄭曾私下向發展商摸底,提出政府肯為發展商在新界的土地補地價提供折扣,但發展建樓時,要將一半單位用作港人首置上車盤,令政府可以加大供應量。
議員籲勿影響公屋供應
新成立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昨午開會後,成員之一、公屋聯會前主席王坤也說,以他理解政府不會動用郊野公園土地建首置上車盤,認為可考慮與發展商合作,以私人土地和農地發展。
立法會民主及建制派均支持建議。工聯會麥美娟認為港人首置上車盤不可影響公屋土地供應,如預留建公屋、居屋及綠置居的土地不應被動用,亦應有轉售限制,將投資及用家市場區分。民主黨尹兆堅亦支持政府建議,但他擔心按以往公私營合作模式運作,有關計劃可能會失敗,如港人港地最終只變成樣板式單位,無以為繼。
土地監察主席李永達昨分析,港人首置上車項目若透過私樓地盤取得,將令私樓供應減少,變相令發展商標價時可以更狠,形容政府今次建議只是「塘水滾塘魚」。李又指,過去城規會經常否決發展商改變新界土地用途申請,若政府改為與大地產商合作,必須確保公眾利益高於發展商利益,否則過去官商勾結的批評勢必重臨。
林鄭月娥昨出席一個房屋論壇後,主動回應坊間有關港人首置上車盤報道,首次透露計劃構思。她表明港人首置上車盤的對象,主要是相對較年輕、收入又超出申請居屋上限的香港永久性居民家庭,「佢哋讀完書、做緊嘢,亦可能收入唔錯,但都冇辦法可以即時喺私營房屋巿場置業」,而曾擁有居屋或現時擁有物業人士不符購買資格。
傳家庭入息上限為7.2萬
早前有報道指,港人首置上車盤會因應申請人負擔能力定價,有傳入息限制將以家庭收入中位數釐定,亦有消息指會高於居屋入息上限的52,001元至72,000元之間,轉售限制亦較居屋嚴格,包括只能以原價賣回政府,防止炒賣。
林鄭昨未詳述,只說待《施政報告》時才詳細交代具體申請資格及定價,又指市民可以想像,若有關單位定價越是一般巿民可以負擔,各種限制一定越多,又指日後港人首置上車盤「無論喺個面積、設計或者裝潢方面,都會比較樸素、樸實一啲」。她又強調房屋非簡單商品,「房屋係一個好重大嘅民生議題」,而政府有責任向市民提供安居及置業機會,相信購買港人首置上車盤的家庭,隨着自身努力,日後有能力進入私樓巿場。
林鄭又首次表明,「盡量唔會」使用興建公屋的土地建港人首置上車盤,否則會直接影響公屋供應。據悉林鄭構思中的其中一個土地來源,就是地產商現有土地儲備,政府以公私營合作模式建港人首置上車盤;更有消息稱,林鄭曾私下向發展商摸底,提出政府肯為發展商在新界的土地補地價提供折扣,但發展建樓時,要將一半單位用作港人首置上車盤,令政府可以加大供應量。
議員籲勿影響公屋供應
新成立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昨午開會後,成員之一、公屋聯會前主席王坤也說,以他理解政府不會動用郊野公園土地建首置上車盤,認為可考慮與發展商合作,以私人土地和農地發展。
立法會民主及建制派均支持建議。工聯會麥美娟認為港人首置上車盤不可影響公屋土地供應,如預留建公屋、居屋及綠置居的土地不應被動用,亦應有轉售限制,將投資及用家市場區分。民主黨尹兆堅亦支持政府建議,但他擔心按以往公私營合作模式運作,有關計劃可能會失敗,如港人港地最終只變成樣板式單位,無以為繼。
土地監察主席李永達昨分析,港人首置上車項目若透過私樓地盤取得,將令私樓供應減少,變相令發展商標價時可以更狠,形容政府今次建議只是「塘水滾塘魚」。李又指,過去城規會經常否決發展商改變新界土地用途申請,若政府改為與大地產商合作,必須確保公眾利益高於發展商利益,否則過去官商勾結的批評勢必重臨。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