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塌隧道線索助揭核武類型長青網文章

2017年09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9月05日 06:35
2017年09月05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蘋果日報】有核防禦專家認為,單憑地震幅度難以判斷北韓試爆的是否氫彈,要分析引爆時釋放的放射性同位素才能證實,而核試場地下隧道崩塌或能提供端倪,因可能洩漏輻射。 分析放射性同位素 北韓宣稱試爆氫彈成功,引發的首次黎克特制6.3級地震威力冠絕歷來6次核試,外界由此猜測北韓引爆的是第二代核武。初步分析是次核試威力至少相當於100千噸黃色炸藥,南韓國防部官員評估後則認為僅50千噸,但已比廣島原爆的15千噸及北韓對上一次核試的10千噸強數倍。 美國學者戴爾(Catherine Dill)指出,核爆引發的地震強度亦取決於地下隧道的深度和地質環境等因素,只能初步估算核爆威力。中美測得核試後有第二次地震,判斷是隧道崩塌引起,有可能洩漏放射性同位素,分析同位素的構成就可證明引爆的是否氫彈,北韓過去的核試均未出現隧道崩塌,故外界可供分析的資料不多。預計全面禁止核試爆條約組織(CTBTO)偵測到相關數據需時數周至數月,之後就可從可裂變物質數量及種類推算出北韓試爆核武類型。今次核試後,中國在國內進行的放射性元素水平檢測,東北輻射微升,但當局指不影響環境和公眾。 英國廣播公司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