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10大首投據點 7為公屋區 建制龐大資源織網 泛民輸蝕長青網文章

2017年09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9月04日 06:35
2017年09月04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首投族向來是民主與建制陣營的吸納對象。過去兩年有26萬人登記為新選民,首10個最多新選民地區,7個是公屋區,多屬剛入伙公屋。有民主派指建制派能花龐大資源在新屋邨建立強大網絡,日後新選民若繼續集中在新屋邨,料拖低民主派支持度。


記者:姚國雄

根據過去兩年選舉事務處數字,2016年在政府及政黨的選民登記宣傳下,共17.7萬名新登記選民,2017年因缺乏宣傳,新登記選民僅8.3萬。處方將全港新登記選民按431個區議會選區,逐區報數,結果顯示每區過去兩年平均有約600名新登記選民,首10個最多新選民的地區全部逾1,000人,公屋區佔其中7個,多數屬近年新落成公屋邨,中產區只佔兩個,餘下一個是元朗鄉郊區。


最多新選民的地區是2016年入伙、位於觀塘的安達邨,以及2000年入伙的寶達邨,此區兩年合計有近1,700名新選民,遠超平均的600人;排第二位是沙田乙明區,內有舊邨乙明邨和2015年起入伙的水泉澳邨,新選民逾1,400人;排第三是天水圍2001年入伙的天恒邨,新選民逾1,300人。


其他擠入十大、有不少新登記選民的公屋區,包括2007年入伙的上水清河邨,深水埗富昌邨、2013年入伙的榮昌邨、將軍澳健明邨、公居屋混合的彩明苑、以及2013年的啟晴邨及德朗邨。


中產區僅佔兩個

至於中產選區,最多新選民是將軍澳日出康城的領凱、領峰、領都三大屋苑;另一個是沙田的觀瀾雅軒、天宇海、聽濤雅苑一帶,該選區有另一公屋,為90年代中入伙的頌安邨。


傳統中產區的新登記選民的情況則屬一般。《蘋果》以地產代理常用的全港十大屋苑,分析中產區的新選民數字,發現十大屋苑中僅一半屋苑的新增選民僅僅高於平均數,另一半則少於平均。其中以美孚新邨和康怡花園的新增選民數字最少,兩區兩年各不足500名新選民。


曾在傳統公屋區當了逾10年區議員的民主黨立會議員尹兆堅指,新選民主要來自新屋邨不出奇,因新移民居港滿7年後便可做選民,建制派銳意將新屋邨變成票倉,花龐大資源派人長駐,由入伙開始「織網」,替剛合資格的居民登記做選民,藉此取得聯絡資料,方便選舉時動員。尹指傳統公屋區選民較支持民主派,新公屋區選民傾向撐建制:「上一代內地基層來港係因為恐共、討厭共產黨;呢一代落嚟可能係中港婚姻、家庭團聚,對共產黨唔係咁厭惡,甚至有好感,以中國崛起為榮……如果呢個新選民情況(主要集中在新屋邨)持續,長遠會『溝淡』支持民主嘅人,對民主派選情不利。」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