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政府迄今收集到的214噸棕櫚硬脂,近四成是無法再造的沙泥及垃圾,幸獲兩間本地公司幫忙,至今從160噸硬脂中再造出68噸生物柴油,兩公司指參與再造是為了減低堆填區壓力,以免造成二次污染,再造行動沒收取公帑,若出售生物柴油後能獲利,會考慮把利潤捐出。
篩走垃圾最花工夫
環保署早前與兩間公司達成協議,由他們負責回收政府收集到的棕櫚硬脂,轉化成生物柴油。其中一間即ASB生物柴油(香港)有限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張少明稱,位於將軍澳工業邨的廠房由上月16日起累計收集近100噸硬脂,他表示轉廢為能過程有8個步驟,最花工夫是最初的步驟,即工人把棕櫚硬脂拆袋再以人手篩走大件垃圾,然後用加熱沉澱等程序分離出約60噸油脂,最終藉多重化學程序轉化成54噸生物柴油及其他副產品。公司會把出售生物柴油的收益,於扣除成本後捐給非牟利機構及環保團體。
另一間負責硬脂回收再造的倡威科技有限公司則指,已接收約60噸硬脂,並轉化為14噸生物柴油,倡威亦打算在扣除成本後,把利潤捐出做善事。
■記者張珮琪、麥超億
篩走垃圾最花工夫
環保署早前與兩間公司達成協議,由他們負責回收政府收集到的棕櫚硬脂,轉化成生物柴油。其中一間即ASB生物柴油(香港)有限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張少明稱,位於將軍澳工業邨的廠房由上月16日起累計收集近100噸硬脂,他表示轉廢為能過程有8個步驟,最花工夫是最初的步驟,即工人把棕櫚硬脂拆袋再以人手篩走大件垃圾,然後用加熱沉澱等程序分離出約60噸油脂,最終藉多重化學程序轉化成54噸生物柴油及其他副產品。公司會把出售生物柴油的收益,於扣除成本後捐給非牟利機構及環保團體。
另一間負責硬脂回收再造的倡威科技有限公司則指,已接收約60噸硬脂,並轉化為14噸生物柴油,倡威亦打算在扣除成本後,把利潤捐出做善事。
■記者張珮琪、麥超億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