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棕櫚硬脂襲港,帶出中港通報機制欠妥善及透明度不足問題。上月3日內地海域發生撞船致漏出硬脂後,香港海事處要兩天後才接獲內地通報。事發至今已經一個月,海事處仍然未公佈涉事貨船及船公司名稱,也未有宣佈會否索償,只是回應指「現正就追討政府涉及的清理棕櫚硬脂費用事宜與律政司商討及跟進」。
改善通報無下文
另外,政府早前指會檢討通報機制,但至今同樣未有下文。
其實環保團體及傳媒早已查出今次涉漏出棕櫚硬脂的,是於2015年製造的巴拿馬註冊貨船Global Apollon。立法會議員許智峯批評當局透明度不足,認為當局有責任公開涉事貨船名字、撞船如何發生等基本資料。
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保育經理陳錦偉亦質疑,今次棕櫚硬脂洩漏意外的消息太遲公佈,加上政府一直未有公佈詳細撞船地點、貨船資料等,情況不尋常,「好似海流仲走得快過特區政府同國內嘅通報機制,我覺得真係有啲可笑」。他相信兩地政府通報機制如能改善,或能預先在撞船事故附近海域阻截硬脂,可減少對環境傷害。
■記者陳志偉
改善通報無下文
另外,政府早前指會檢討通報機制,但至今同樣未有下文。
其實環保團體及傳媒早已查出今次涉漏出棕櫚硬脂的,是於2015年製造的巴拿馬註冊貨船Global Apollon。立法會議員許智峯批評當局透明度不足,認為當局有責任公開涉事貨船名字、撞船如何發生等基本資料。
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保育經理陳錦偉亦質疑,今次棕櫚硬脂洩漏意外的消息太遲公佈,加上政府一直未有公佈詳細撞船地點、貨船資料等,情況不尋常,「好似海流仲走得快過特區政府同國內嘅通報機制,我覺得真係有啲可笑」。他相信兩地政府通報機制如能改善,或能預先在撞船事故附近海域阻截硬脂,可減少對環境傷害。
■記者陳志偉
回應 (0)